文l 丛倩祯 图l 资料
在孩子合眸熟睡的空隙,看着那天使般的小脸,我们会想到因他们而来的喜悦与始料未及的种种美好。可一旦天亮,活蹦乱跳的小家伙,难免就会让我们的爱增加无力感以及无所适从感。究竟是我们的爱太显薄弱还是我们照顾孩子的能力太过匮乏?
场景一:今天休息,是多么难得的一个休息日。可我只晚起了一个小时,客厅里就传来小宝噼里啪啦的响声,立马跳起来冲进客厅——2岁半的小宝已经拖出了所有的玩具和厨房用具、面粉、大米、零食,甚至是鱼缸里的水草!一切吃的、用的、玩的都混在了一起,再看小宝衣服湿了、脸花了,手拿着一把锅铲,在那两万多元的沙发上蛮有成就感地“努力”着,看着一片狼藉的家,休息日泡汤不算,回想自从小宝出生以后几乎天天如此的境况,以及小宝的斑斑劣迹,不禁鼻子微酸:精力充沛的小宝啊,妈妈快被你折磨得受不了!原本我多么想做你的朋友,可却如此之难。
场景二:看到宸宸一脸不情愿地打开书包,我知道今天的战斗又要开始。两年来每天晚上我扮演着老师和家长的双重角色——做作业前必须把今天在校所学的内容重教一遍(重点、难点一一疏理),然后再一道题一道题的分析、完成,可这般付出儿子的成绩还只是在及格分数线上下徘徊;每每面对老师的谈话、友人的攀比,入学的压力……让妈妈一次次陷入沮丧。看着每晚疲惫不堪的儿子,想想自己为此放弃了工作、业余生活以及兴趣爱好,全部精力都给了宸宸,妈妈不免心生无奈:不笨也不傻的宸宸阿,怎就成了老师、父母最最头痛的对象?难道前世妈妈真的对你有所亏欠?为何做你的妈妈这般辛苦。
看罢以上场景,在每个父母的心底都会泛起缕缕同情和似曾相识的认同感,的确在我们身边这样的情况也在不尽相同地上演着,偶有差别的是我们对待这种行为所产生的感受是短暂抑或长久。
理解孩子的行为
对于孩子来说,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自我探索和成长需要,因为一切的习得,只有在孩子自我体验以后,他才会记忆以及运用。孩子的行为也是智力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就如教育家蒙特梭利说的:儿童保留它所得到的清晰印象是绝对必要的,只有当这些印象清晰,并对他们进行区分以后,才会形成自己的智力。所以当看到孩子因尝试探索而弄乱了居室,搞坏家里的物件时,不妨暂时收起你的怒气和情绪,站在一个三岁孩子的面前,想想他(她)这样做的原因?探究中想明白什么?尝试中想辨别什么?作为父母的我们又能够给到一点点怎样的帮助呢?当我们理解孩子喝水时把水倒了,吃饭时把饭撒了一地,是因为孩子还没能灵活地运用双手;孩子把刀叉一次次扔在地上是好奇为什么会发出声响;把香水倒出来是想弄清楚为什么水会是香的……做个有同理心的父母,包容那些看似顽皮却充分体现自我成长的每一种行为。这不仅意味着你对孩子的接纳也深深地传递出你的尊重。他们虽然还小,但是成长的权利属于孩子而不是我们!
肯定孩子本身的价值而非他们的表现
在孩子降生的最初我们的爱简单而美好,但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爱的本位也潜移默化地发生变化,那个有智慧的小孩发现了表现的价值——我爱你,因为你听话,我爱你,因为你成绩好,我爱你因为你从不闯祸……还记得一本故事书《你是我的孩子》是关于胖哥努力得到盒子和球的故事,为此他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但最后当他什么也没有,觉得自己不再有价值的时候,他的创造者却告诉他:你很特别,不是因为你有什么,而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我爱你!
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生活环境、以及遗传基因的不同,造就了他们来到父母面前都是独特而与众不同,有时孩子让你失望,有时孩子让你困惑,有时孩子让你无奈……这所有的一切并不是孩子的过错。无条件的爱孩子对于普通人来说确是件困难的事情,但经历其中的你可否明白,正是这个亲爱的小孩,以他独特的成长方式来协助我们完善自我,理解生命。
乖巧、聪慧、成绩好的孩子可以理所应当地得到来自父母以及亲戚的关爱;顽皮、缓慢、成绩不好的孩子,更应值得我们去疼惜、鼓励。让孩子在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中肯定自我,方能在他转身离去时,拥有自信,幸福的人生。
Q&A
Q:我家宝宝很顽皮,每次犯了错误光是讲道理是没用的,所以我和他爸爸总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惩罚孩子。我们也知道惩罚并不是最终的手段,处理不当,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想请教,惩罚顽劣的孩子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北京 张丹霞)
A:希望你们能够把日常对孩子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进行整理和沟通,并发现因自己言行、性格带给宝宝在行为模式上的印痕。学龄前是宝宝最天性使然的时期,更多需要我们给予赞美和鼓励。若是必须要给宝宝惩罚的时候,你要做到:1、不可以动手打宝宝的屁股和小手。2、独自反省时间不超过3分钟。3、不管事情有多糟糕,管好你的口说仁慈的话。4、不要剥夺孩子自我反省的机会,让宝宝说说犯错的原因。5、给宝宝一个拥抱并告诉他:我爱你!
Q:我的孩子9个月大,最近特别黏人。为了让他练习爬,我们总拿玩具逗他,可没过一分钟他就不耐烦了,如果再不抱他,就开始哼唧,继而大哭。我们该怎么办?(泰州 杜菲扬)
A:宝宝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很多时候属于阶段性状况,所以你不用特别担心。从这个月开始宝宝就要尝试爬行了,他的视野会更加开阔,但爬行的兴趣却需要渐渐地激发,不可一蹴而就。只有让他体会到爬行的快乐,他才会乐此不疲,而妈妈的耐心是最好的陪伴。另外拥抱宝宝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开始,拥抱可以传递接纳与爱,可千万不要多次拒绝宝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