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封面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2年09月11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夜爆红的秘诀是什么?
只选好声音,忘掉其他

    金磊《中国好声音》导演 执导《中国达人秀》

    他很会讲故事。从《中国达人秀》到《中国好声音》,他一直都习惯用中国人的舞台讲述中国人的故事。他追寻正能量,捕捉小人物的梦想,弘扬励志精神,只为积极面对平凡。他就是《中国好声音》操盘手,金磊。

    文l 青牧  李琬愔    图l 受访者提供

    四个评委找来都不容易。刘欢和那英我们都谈了四五次,每次4、5个小时。杨坤则是是因为他父母很喜欢看达人秀节目,所以鼓动他来。

    所有成功的节目,无论是纪录片还是音乐选秀节目,核心就是讲这个时代这个国家的人的故事。

    现在中国音乐界面临一个作品断代、新人断层的尴尬处境,所以我们不只是要做一个节目,更是探索中国流行乐出路的一场运动。——金磊

    学会讲中国人的故事

    生活周刊:为什么在音乐选秀走下坡路的今天,仍旧选择买下《The Voice》的版权制作《中国好声音》?

    金磊:我们团队做真人秀节目这么多年,逐渐意识到将我们所做的节目定一个性,它最低层次是一档娱乐,更高层次是一个事件,再往上走是一种文化现象,但最终,真人秀要做一场运动,让所有的中国老百姓意识到在唱歌这件小事上,同样能够激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励志精神,而这种精神不仅仅是年轻人的狂欢。音乐是极具人文影响力的,我们将它做到最好,让普通人找回一种信仰感。任何人努力了,为梦想坚守了,他的个人价值就应该受到弘扬。如同好莱坞大片,往往体现了对个人价值的尊重,这与我们的节目内涵相同。

    生活周刊:在做《中国好声音》之前,你做过《中国达人秀》,在这其中你借鉴了哪些经验?

    金磊:三年的达人秀,我们学会了如何把故事说好,我在做《达人秀》时,曾在一段时间白天看李白,晚上看鲁迅,我想知道究竟是中国人身上的哪些东西触及到他的心灵,如果放在当今,还有哪些东西是人们不希望看到的。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把感性的讲法用理性的思考释放出来。 

    昨天我还在和《非诚勿扰》的制片人一起吃饭,总结六个字“小放纵,大控制”,其实导演最重要的是控制力。真人秀是一种赌博,有些人可能无法表现出好的故事,但真实情感是必须的。

    生活周刊:《中国好声音》与《中国达人秀》两个节目,有什么本质差别?

    金磊:达人秀的舞台需要一些失败的例子,一些搞笑的表演,但好声音更追求一种质量,不能有太多音色一般的选手,否则导师不会转椅。这其实也是提高了中国人对音乐的审美素养。另外,有了《中国达人秀》的积淀,好声音团队更加专业。虽然,我并不像网上所说8个小时纠结一个镜头,但为了保证节目质量,我确实要求每一个镜头都不可替代。节目拍摄的机位差不多有26个,远超过《中国达人秀》,好声音的难点就在于海量的录制,要求真实地记录每一秒钟。

    生活周刊:在节目中,导师之间的互动,导师与选手间的互动非常引人入胜,现场幕后是否会对其进行操控或是完全将舞台交给他们,给观众最真实的一面?

    金磊:当然。我们确实承认,《The Voice》的模式非常好,在这样一个模式中,人最真挚的情感就会自然而然的迸发。其实节目的形式非常简单,仅凭声音作出选择,但是好的声音背后,一定有一些故事让人忍不住去挖掘,这是人之常情,完全不用刻意安排。刘欢为了徐海星落泪,是情之所至;为了安慰因为外貌而自卑的选手,刘欢竟然脱下帽子站起来说:“我长成这样也在流行乐坛30年。”这都是发自肺腑的真情。老百姓其实很可爱,他们只关注真挚的东西,只要他们看出了节目的真诚,它就一定会火。

    生活周刊:有些导师私交非常好,那么私下里,他们会不会因为选手的选择而互相吐槽?

    金磊:他们的关系非常好,也使台上的气氛很好。当然不会因为心仪的选手没有选择自己而心生不满,但遗憾还是会有的。像吉克隽逸,那英非常中意,后来她的母亲上台,她母亲喜欢刘欢,最终吉克隽逸选择了刘欢做导师。那英非常遗憾,一直和我们说不该让她母亲上台啊。说不准母亲不上台,就跟她走了。

    唤起国人音乐信仰

    生活周刊:有人说,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在于模式道具,比如天价转椅,你怎么看?

    金磊:事实上,利用转椅,好声音并不是第一家,不过我们这几把椅子都是好东西,四把椅子加上人工费运输费总共花费了差不多80万元。是英国《voice》第一季录完后运到中国的,英国四位导师也坐过。《中国好声音》找准了契合当下中国人情感的引爆点,讲述普通中国人的音乐故事、音乐梦想,在音乐中展现人生,并从中影射时代变迁。为母亲高歌的自强女孩刘悦,献歌给外婆的北漂10年的小镇姑娘袁娅维,承载祖孙三代音乐梦的褚乔……这些故事“符合中国年轻人的梦想”,这些故事中的亲情、爱情元素,让观众感受如此真实。舞台上的他们,仿佛就是观看节目的每一个人。

    生活周刊:从《中国达人秀》到《中国好声音》,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版权,你认为中国的原创力在哪里?

    金磊:这样的模式确实很难在中国出现,这和我们的教育制度相关。好的节目标准都在国外,为什么中西药分别这么大呢?中药没法量化,每个人的手寸不一样,如何把脉呢?只凭经验和感觉,但西药是严谨的,有临床验证,用数据说话,这和我们的文化有关,但没有关系,我们完全不需要自卑,现在是一个世界大融合的时代,外国拥有好的模式,我们引以为鉴,自始至终我们说的都是中国人的故事,表达中国人的情感,激励中国人的志向。

    生活周刊:《中国好声音》最终的目标是什么?金磊:好声音不是一个简单的草根选秀,我们追求一个专业性极强的平台给音乐爱好者实现梦想。因此,要想得到四位导师的肯定还是很难的,但我们的选手中大部分都有着很深的音乐功底和音乐素养。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档节目唤起国人对音乐的信仰,而这样的一种信仰也可以增强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自信。

    生活周刊:在这么多期节目中,你心中有没有难以磨灭的好声音?

    金磊:《The Voice》在国外录制的时候,基本是找全了所有当季的选手,而我们是分期寻找的。那英一开始都舍不得选,我们就告诉她,放开了选,可能后面就没有更好的选手了,但事实证明随着节目的播出,涌进了越来越多的好声音,这也导致了节目前松后紧的现象。我相信第二季《中国好声音》会有更多的歌者自荐。但比赛中总有人要离开舞台,像王乃恩这样的歌手,音质本身就很有特点,虽然被淘汰,但声音被人记住。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iPad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封面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人物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文化
   第A11版:文化
   第A12版:读城
   第A13版:读城
   第A14版:观察
   第A15版:星踪
   第A16版:星情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声线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重点
   第A21版:重点
   第A22版:影响
   第A23版:悦读
   第A24版:镜头
   第B01版:尚叠封面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霓装
   第B07版:霓装
   第B08版:修颜
   第B09版:知味
   第B10版:设计
   第B11版:IN用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品牌
   第B15版:宝贝
   第B16版:心事
   第B17版:星座
   第B18版:资讯
   第B19版:活动
   第B20版:品牌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单身
   第B23版:单身
   第B24版:街拍
只选好声音,忘掉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