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秀清(宝山职介)
职场有时会因工作环境或工作性质等的单一而显得枯燥无味,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倦怠情绪。其实,此时正是给你发出了需要“充电”的信号:
信号一:感觉自己的职业没意思
如今竞争激烈的职场生存环境中,找一份比较合适的工作都很困难,找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职场人所能做的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否则眼高手低,可能会耽误一生。如果想在一个行业中深入发展下去,“充电”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如果你觉得目前的工作很没意思,又一时还没能找到合适的方向,不妨先做继续深入的打算,好好利用“充电”来充实自己,进而提高自己未来发展的“含金量”。
信号二:工作中出现“不明飞行物”
信息时代的知识呈膨胀性扩展趋势,刚刚掌握的资讯,也许过两天就已经过时了,如果不及时更新知识,很容易被淘汰。你是否经常被这种出现在工作中的“不明飞行物”弄得尴尬或紧张?其实,在职充电是防止人才“贬值”的一种好方法,要让自己不贬值,就需要不断地充电。正如人们常说的:你永远不能休息,否则,你就永远休息。
信号三:处于职业停滞期
人在其职业的某个阶段会出现所谓的“停滞”期,即总是在做着以前做过的事情,重复多于创新,或者很难在公司有更大的作为等。诸如此类的情况其实是一个信号,它一旦出现说明你需要“充电”了。然而,面对停滞期,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心态,把职业过程变成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一味地用力出拳未必就是勇猛的出击,有时候把拳头收回来,是为了积累更大的力量等待再次出击。
信号四:职场之路过于顺利
完全能够胜任工作,领导也比较器重……这种情况在眼下看来再好不过,可安于现状而放弃学习提升的机会,实在不明智。如今,“复合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发展的大势所趋,因此,实施技能储备,使价值“保鲜”是关键。技多不压人,“充电”和“敬业”不该有任何冲突,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适当寻找充电机会,恰恰是为了更好地“敬业”。
信号五:处于跳槽前的迷茫期
本土企业的国际化及国际企业的本土化,使那些具有“一专多能”、精通一门外语、通晓国际商务规则的外向型人才备受青睐。所以,多多“充电”借以增加事业打拼的资本是正确的,毕竟只有“准备足了”,才能“起跳”更准确。但必须提醒的是,此时的“充电”要同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