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学习周刊·高中辅导·策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新闻

第A02版
校园

第A03版
清口.com
 
标题导航
 
  2012年05月14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法指导
向古人学习辨析思维

    ■光明中学语文教师 李 新

    有些高三的同学问我,怎样在作文中体现辨析思维?

    的确,辨析思维对于高考作文来说确实非常重要。一篇作文,如果见解独到、思想深刻、富有辨析思维,肯定能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从而获得高分。但辨析思维可不是说来就来的,它说到底决定于一个考生的思维品质及思想品位,一个平时阅读甚少“囊中羞涩”又对现实生活缺乏关注、缺乏思考的考生,想在高考中随意发挥一下就能写出具有辨析思维的文章,那可能是有些痴人说梦了。因此,说到底辨析思维跟阅读与体验有关。

    那么,在距离高考越来越近的日子里,高三学子怎样训练自己的辨析思维呢?我的建议是从古文中汲取古人辨析思维的智慧。

    翻开我们课本中的文言文,有不少篇都充满了古人辨析思维的智慧——

    比如《诸子喻山水》中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的,但它又是最强大的,因为它要去进攻所有比它坚硬强大的事物,它没有不取胜的。这一对弱和强的矛盾就统一在水这一事物上。这不是辨析思维又是什么呢?

    再比如庄子的《秋水》,它阐述的是大和小的一对矛盾。处在自己狭小的空间以为自己最大,然而见到比自己大得多的事物,便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大海是大,可它处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人可谓是大,“人是万物的灵长”,天地之间,唯我独尊,但人和万物比起来,就如同毫毛之于马体。这不是辨析思维又是什么呢?

    对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前赤壁赋》)变与不变也是一对矛盾,矛盾往往是对立统一的。所以,苏轼对于苦难就是这样一种态度,遭贬是人生的大不幸,但人处在自然之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便是一种辨析思维。有了这样的辨析,所以苏轼才有了对生活的达观态度。

    去年高考,不少考生在写“一切都会过去”和“一切都不会过去”的时候就引用了苏轼在《前赤壁赋》中的这段话。“自其变者而观之”,这就是“一切都会过去”;“自其不变者而观之”,便是“一切都不会过去”,分析得相当深刻,充满了辨析思维。实际上,回想苏轼的一生,充满了生活的辩证法。遭贬黄州,表面上是生活的不幸,可谁又不说是生活的幸呢?苏轼因为“乌台诗案”,遭人陷害,被打进大牢,写反诗诬蔑皇上那不本是死罪一条吗?现在大难不死,被贬黄州做团练副使,那不是生活的万幸吗?再说黄州时期,表面上是苏轼人生的低谷,可就是这段时期,成为他文学上最重要的时期,奠定他在文学史上重要地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所以,我们往往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诗家不幸诗歌幸”,生活不幸的苏轼造就了旷世文学的幸,幸与不幸这一对矛盾体不就统一在一个苏轼身上吗?

    所谓的辨析思维也就是掌握对立统一规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在某种条件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我们生活中的有与无、大与小、黑与白、广与窄、高与低、强与弱、胜与负、好与坏等都是这样矛盾着的,这对立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是会相互转化的。因此生活中处处充满了辩证法。也正因为如此,苏辙在《黄州快哉亭记》中才说:“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现代作家汪曾祺才说:“幸亏我被打成了右派,不然我这辈子太平淡了。”运用辩证法的思维看待生活,就会像苏轼一样具有达观的态度。

    若细加分析,教材中的《阿房宫赋》、《黄州快哉亭记》、《谏太宗十思疏》、《过秦论》、《师说》、《劝学》、《伶官传序》、《鱼我所欲也》、《兰亭集序》、《秋声赋》、《文论十则》等都具有这样的辨析思维。

    而且古人的文章是逻辑严密的典型范例。不少同学的作文,因为思维的不缜密,在逻辑结构上显得十分不严密,甚至严重混乱,这一点上也要学学古人。拿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来说,作者先是以鱼和熊掌作比喻,通过类比,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紧接着从正面阐述观点,生怎么样,死怎么样;然后从反面论述,“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此得出结论:“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环环相扣,天衣无缝,气势夺人,逻辑非常严密,论证非常富有力量。同学们写议论文,如果能有这样严密的逻辑结构,善莫大焉!

    因此,如何训练辨析思维,还是把教材中的典范古文再温习一遍,认真思考,或许会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来。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导报》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闸北区梅园路77号17楼  邮编:200070
总机:021-61176117
  编辑部电话:61177876 | 发行部电话:61177866 | 广告部电话:61177871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8
   第A01版:新闻
   第A02版:校园
   第A03版:清口.com
   第A04版:天下事
   第A05版:Hot人物
   第A06版:大学视窗
   第A07版:青苹果
   第A08版:佳作选登
   第A09版:文化地图
   第A10版:红花
   第A11版:悦读
   第A12版:动漫
   第A13版:学习周刊·高中辅导·策略
   第A14版:学习周刊·高中辅导·实战
   第A15版:学习周刊·初中辅导·策略
   第A16版:学习周刊·初中辅导·实战
   第B01版:中职周刊
   第B02版:新闻
   第B03版:青橄榄
   第B04版:原创
   第B05版:Young时代
   第B06版:三点一刻
   第B07版:学习周刊·升学
   第B08版:学习周刊·职场
解读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向古人学习辨析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