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狄兰•托马斯诞辰100周年,为纪念这位卓越的威尔士诗人,著名诗歌翻译家、诗人海岸,推出了他的心血译作、英汉双语《狄兰·托马斯诗选》。著名诗人臧棣说:“狄兰•托马斯终于找到了他在汉语里的声音。”
文 兰迪 图 资料
狄兰·托马斯诞辰100周年
2014年,狄兰·托马斯诞辰100周年。然而,狄兰·托马斯是谁?
你如果知道Bob Dylan是谁,就不应该不知道。因为Dylan的名字就来自狄兰·托马斯(Dylan Thomas)。经女友推荐而“亲近”狄兰·托马斯的Bob Dylan,狄兰·托马斯渗透进了他那些著名的歌词的血液。除了Bob Dylan以外,大门乐队的Jim Morrison,也为狄兰·托马斯着迷。
狄兰·托马斯(1914-1953),诗人,酒徒,39岁早殇的英国奇才。
能被Bob Dylan和Jim Morrison青睐的狄兰·托马斯,当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著名乐评人、诗人孙孟晋去过威尔士的文学小镇海伊,离狄兰·托马斯故乡很近。他觉得那儿“像都柏林,有一种阴冷的感觉。威尔士有很多这样有野趣的诗人,狄兰·托马斯的内心里面有很多暴躁的东西,这种暴躁的东西其实没有办法升华,他有一种游荡在人间和地狱边缘的感觉”。
著名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臧棣2009年专程去参观过他的故居,“他的故居在一个小海湾,旁边有一个废弃的中世纪古堡。他居住的房子,是山脚下的一个孤零零的房子。按现在的标准看都很偏远,但环境优美而安静。从象征的角度看,狄兰·托马斯的出生地,远离英国的文化中心,所以,他本人的成长中,相对于那种比较注重礼仪的英国绅士教育传统,受到的约束相对少些。我猜想,这促成了他诗歌中的想象力恣意奔放。而他本人也有意识地去抵抗这种理性的束缚,他喜欢让诗歌的感受力,回到一种旷野的状态,回到生命中的一种野性状态。这种神奇的感性,可以说是狄兰·托马斯的诗的最主要的特点。”
狄兰·托马斯和酒的关系,是他传奇人生最抢眼的色彩。据说他酷爱喝酒,而且根本不掩饰这一“不良”癖好,他到美国做巡回演讲时常常醉得让主办方担心砸台。在他去世前几个星期,他病得吃药打针,但是别人叫他喝酒他依然去。所以人们常说狄兰·托马斯死于酗酒。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翻译家戴从容却辟谣说:“狄兰·托马斯并非死于这种‘不良’嗜好,这是中产阶级道德对他‘违规’行为的丑化。狄兰死后医生发现他的肝没因酗酒产生任何问题,连肝脏肿大都没有,相反他正死于中产阶级物质欲望的副产品——上世纪50年代纽约严重的雾霾。狄兰去世的那个月纽约有200多人死于雾霾,狄兰的死因是肺炎,他从小就有哮喘。”
三十年磨一剑
孙孟晋读大学的时候,曾拼命找狄兰·托马斯的诗歌却没法找到,他一直期待有一位译者翻译这个诗人。近日,著名诗歌翻译家、诗人、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海岸,推出了他的心血译作、英汉双语《狄兰·托马斯诗选》,作为“英诗经典名家名译”系列丛书之一,一面市便受到了广泛关注。
翻译狄兰·托马斯诗歌,前后花了海岸三十年,但全集至今还未完成。海岸说:“今天的年轻诗人都非常喜欢狄兰·托马斯的诗歌,正如三十年前,当我还年轻的时候,也一样非常喜欢狄兰·托马斯的诗歌,因为找不到前辈翻译家的译本,就只好自己译了。由于狄兰·托马斯是一位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诗人,前辈翻译家一般不太愿意去翻译他,一般的译者很难读懂他的诗歌原文,故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见不到相关的译本,除了巫银坤教授译过五首,并对中国当代诗歌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也为巫教授翻译的五首诗所吸引,并受同时期诗友的怂恿,试图开始翻译他的诗歌。”
事实上,海岸正式开始翻译狄兰·托马斯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他到上海读研后。与名翻译傅浩同名的友人傅浩寄来狄兰·托马斯的英文诗集,是诗人生前亲自选定的意欲留世的90首诗歌选本《诗歌合集》(1934-1952),海岸在完成学业之余译出第一稿,再寄回去给傅浩译出第二稿,后来诗人鲁萌译了第三稿,但译稿后来又回到海岸的手里,一搁就是十余年。海岸感慨地说:“上世纪九十年代适逢我大病一场,我也就断断续续修订了十余年,其间曾两度面临死亡,也正是从狄兰·托马斯生死主题的诗篇中吸取战胜疾病、战胜死亡的无穷力量。”
2013年外研社决定以英汉对照形式出版《狄兰·托马斯诗选》,并纳入“英诗经典名家名译”系列,委托海岸修订、补译、替换部分诗作。海岸据2003年美国新方向出版社出版的修订版《狄兰·托马斯诗歌》,同时参考诗人生前出版五部诗集精选而成这部诗选,但是因篇幅所限,无法选入更多诗作,只得留待以后出版《狄兰·托马斯诗歌全集》时弥补这一遗憾。在狄兰·托马斯诞辰100周年纪念会上,诗人李天靖、郁郁、瑞箫、丁成、陈陌、徐慢、茱萸、秦三澍等人均表达了敬意,孙孟晋更是以澎湃朗诵震惊全场。
评点 View
生、欲、死的狂飙
●海岸——狄兰·托马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美最杰出的诗人,掀开英美诗歌史上新的篇章。他的诗歌围绕生、欲、死三大主题;诗风粗犷而热烈,音韵充满活力而不失严谨;其肆意设置的密集意象相互撞击、相互制约,表现自然的生长力和人性的律动。他前期的许多作品晦涩难懂,尽管后期的作品清晰明快,但某些细节依然令人疑惑。
●孙孟晋——我们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狄兰·托马斯可能还偏传统。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样一个诗人是相对地走在时代前沿的。为什么说走在时代前沿,海岸老师译过的狄兰·托马斯的诗我都看过,其实他的诗歌里面,有很多现代性的东西,比如他对生与死的体验,有很怨愤与诅咒的东西,是构成现代性的一个部分。
我去过纽约,纽约有一个文艺的圣地,叫切尔西旅馆,这个旅馆包括Bob Dylan、Leonard Cohe、Janis Joplin、Patti Smith都在里面长时间住过,还有两位比较重要的诗人也在里面住过,一位是王尔德,还有一位是狄兰·托马斯。后来那就成为文艺青年去朝圣时住的房间。它有狄兰·托马斯的房间号码,也有Bob Dylan的房间号码,这每一个号码里面都有传奇。
●臧棣——狄兰·托马斯是我非常喜欢的诗人。这种喜爱从年轻时起,一直保持到现在。在英国诗歌史上,狄兰·托马斯也是一个比较特异的诗人。英国诗歌基本的特点就是比较理性,注重诗的逻辑,注重语言的呼应。而狄兰·托马斯的诗则非常跳跃,跟英国诗歌理智的传统有差异。英国诗歌从类型看,注重想象力的秩序,对事物的一种精细的观察,精确的描绘,通过一种语言的线型的安排,清晰地去表达出来。就像华兹华斯主张的诗,其节奏好像是客厅里的会话,把内心的感触表达出来。但是我们沿着这条线索去看狄兰·托马斯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狄兰·托马斯是在现代英国诗歌史上非常独特的一个诗人。
狄兰·托马斯的想象力比较强调天启的想象力,他几乎总是神奇的关注出发。他的诗歌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语言的力量,语言的姿态。通过远离理智的、常规的、规训的那种东西,把那种潜在的,受到压抑、受到规训的力量激活在生命内部。从而在我们的生存境遇里完成一种顿悟。
●戴从容——狄兰·托马斯虽然1953年就去世了,但是这位集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于一身的诗人对今天的中国读者来说依然是一位值得阅读的作家。在狄兰·托马斯的时代,欧美的中产阶级已经从世界大战中渐渐恢复,但同时又因为世界大战而变得更加现实和功利,房子、车子和安定舒适的生活成了很多人的人生理想,忘记了生活中还有诗,还有随性而为。正是狄兰·托马斯让大家看到生活原来还可以有不同的样子。海岸先生将狄兰的名诗“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翻译成《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通过把“gentle”译成“温顺”,准确地捕捉住了狄兰诗歌对那类“良宵美景”的生活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