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中考辅导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广告

第A03版
走进中职名校
 
标题导航
 
  2012年04月23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名师点拨
高效复习中考文言文

    ■闵行第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许织云

    文言文距今时间跨度大,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难点。对于即将面临中考的考生,如何走出这一困境,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复习好已学过的文言文,并将课内知识内化、迁移为解决课外文言文的能力,从而顺利地应对中考文言文试题,适当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词的知识和复习方法

    文言文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量词,因代词用法和作用比较特殊,一般归到虚词中,这一点与现代汉语不同,对此同学们要注意。

    1.关于通假字。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很多,通俗地说古字通假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另一个字使用的现象。①“本无其字”的通假字。古代文字少而所记事物多,文字常常不够用,想记一事而无其字,只有借一个同音字来代替。②“本有其字”的通假字。古人写作时,不用原字或“仓促无其字”而写成了另外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这就是“本有其字”的通假字。

    常见的通假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悦”,愉快,《论语》六则);“风吹草低见牛羊”(“见”通“现”,呈现,露出,《敕勒歌》);“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通“俱”,全,皆,《岳阳楼记》)等。

    2.关于古今异义字。随着社会和人们认识的发展,语言在不断变化,文言文中有的词语意思几千年来没有变化,如水、火、日、月等,有的则有相当大的变化,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词义扩大:如“秋”字,本指一年四季中的“秋季”,后扩大为一年、时刻,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②词义缩小。如“丈夫”,古义是男子的统称,如“大丈夫能伸能屈”,今义则专指“妻子”的配偶。③词义的转移。即由原来的意义转为另一种意义,如“牺牲玉帛”中的“牺牲”,本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是名词,转移为今义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属动词。④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即词的褒贬意义的转化,如《出师表》中的“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义是出身低微,见识浅陋,是中性词,而现在则指“品质不好”,是贬义词。⑤单音词变多音词。如“祖父”古义为“祖父和父亲”,今义为“父亲的父亲”。

    3.关于一词多义。即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里意义不同,但各个义项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如“夫”在①“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②“其夫呓语”(《口技》)中的意思分别是“成年男子”和“丈夫”,有一定的意义上的联系。因此,在复习文言文时要特别重视并力求掌握这类多意的常用词,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判断语词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

    4.关于词类活用。所谓活用,是指有些词在特殊的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请看下列加点词:

    ①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公将鼓之。”(击鼓,《曹刿论战》)。“妇扶儿乳。”(喂奶,《口技》)。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亲贤臣,远小人。”(亲近,疏远,《出师表》);“欲穷其林。”(走尽,《桃花源记》)。③动词活用为名词。如:“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出产的东西,《捕蛇者说》)。“惧有伏焉。”(伏兵,《曹刿论战》)。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善良诚实的人,《出师表》)。“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峻的大山,《愚公移山》)。⑤名词作状语。如:“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狼》)。“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愚公移山》)。

    从上例可以看出,这种作状语的名词译成现代汉语时,常要在它的前头加上“像”、“用”、“以”、“于”等介词构成介词结构,这类情况一定要留意。

    5.使动用法。即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如:“无案牍之劳形”(使身体劳累,《陋室铭》)。“汗牛塞屋”(使……流汗,《黄生借书说》)。需要注意的是,古文中,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宾语。

    6.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仅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以……为耻,《论语》)。“渔人甚异之。”(以……为异,《桃花源记》)。

    虚词的知识和复习方法

    文言虚词主要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兼词。中学阶段常用的虚词大致有以下四类:

    1.起指代作用的,如“其”、“之”。“其一犬坐于前。”(其中,《狼》,);“公与之乘,战与长勺。”( 他,《曹刿论战》)。

    2.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凭借,《曹刿论战》)。

    3.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并且,《捕蛇者说》)。

    4.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哉”等。“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了,《扁鹊见蔡桓公》)。

    常见文言句式的知识和复习方法

    为了复习好文言文,除了掌握字词外,还必须了解文言文的句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期对文意有确切的理解,尤其是以下几种特殊的文言句式:

    1.倒装句。文言文中有时修饰语在中心语后,宾语放在谓语前,如“何罪之有?”即“有何罪”,“战于长勺”即“于长勺战”。译时需调整语序才能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2.判断句。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主要用“是”来表示,如“他是一个学生”,而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主要有“……者,……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者,……”如“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也”,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者也”,如“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也有用“为”、“乃”表示判断的。

    3.省略句。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省略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常常需要补充出来(用括号表示)。如:坐潭上,(潭)四面竹树环合。

    4.被动句。文言文中常用“于”、“见”表示,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被”字。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导报》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闸北区梅园路77号17楼  邮编:200070
总机:021-61176117
  编辑部电话:61177876 | 发行部电话:61177866 | 广告部电话:61177871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8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广告
   第A03版:走进中职名校
   第A04版:校园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初三故事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考心理
   第A15版:中考辅导
   第A16版:中考辅导
   第B01版:中职周刊
   第B02版:新闻
   第B03版:清口.com
   第B04版:天下事
   第B05版:Hot人物
   第B06版:大学视窗
   第B07版:专题报道
   第B08版:原创
   第B09版:Young时代
   第B10版:三点一刻
   第B11版:悦读
   第B12版:动漫
   第B13版:学习周刊·高中辅导·策略
   第B14版:学习周刊·高中辅导·实战
   第B15版:学习周刊·升学
   第B16版:学习周刊·职场
中考数学二模考试后的复习 学习技巧 把握节奏
高效复习中考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