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都市

上岗第一个月就遇高温“大烤”

00后急诊男护士这样诠释责任与担当

记者 顾金华

本文字数:2538

    朱喆在工作中。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高温天气以来,急诊室明显忙起来了,病人一个接着一个送来。”朱喆说,特别是到了晚间,不时会送来因为空调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患者和贪凉引起的消化道疾病患者,还有一些外伤患者。除此之外,重度中暑——热射病患者的抢救工作争分夺秒,对于急诊科而言,则是极大的考验。

    上海入伏后,高温来袭,走在街头感觉热浪滚滚而来。高温天对年老体弱者实属“烤”验,申城各大医院急诊室和120急救中心,也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烤”验时刻。今年7月,2000年出生的朱喆正式在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急诊科上岗,而刚工作的他就迎来了一场高温“大烤”。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关键词·连轴转

    工作三小时才有空喝口水

    “请让一让,快快快,有病人过来了……”深夜,120急救车送来一位急性心梗患者。朱喆一路小跑着接完车后,和另外一名护士一起,推着患者快步向介入室走去。一路上他不时轻声安抚患者,“不要担心,这只是个小手术,微创手术,很快就完成了。”几分钟后,患者被准时送进介入室,朱喆长长地舒了口气。

    记者看到,整个浦东医院急诊科床位已全满,急诊大门外救护车一辆接着一辆呼啸而来,医生、护士一刻不停投入救治工作。虽然急诊大厅中空调一直在运转,但是朱喆满头都是汗水。“从今天上班到现在,已经参与抢救了好几位病人。”工作了近三个小时后,朱喆才有空喝上一口水。

    “急诊科经常是这样,病人多的时候医护都忙,走路都是小跑,没有准时的饭点,趁着空隙随便吃上几口,大家都一样。高温天气,中暑、心血管疾病、外伤的病人会比较多。”朱喆告诉记者,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医院的几个科室联动合作,提前知道急救车上病患的基本情况,并准备好绿色通道,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

    几分钟后,一位老人被送来急诊,朱喆和团队迅速上前询问家属情况。家属说老人大约在一个小时前突然出现言语不清、昏昏欲睡的症状,于是赶紧送到医院。经头颅CT检查,初步判断是中风,急诊医生随即给出溶栓治疗方案。

    关键词·抢时间

    争分夺秒热射病患者

    连续多日的高温,让一些室外作业者频频中暑。

    之前,50岁左右的中暑患者老秦被紧急送来医院。送进急诊的时候,老秦神志不清,整个嘴唇发紫。入院后的紧急检查与评估结果很不妙,体温高达41.4摄氏度、血压仅有74/56毫米汞柱、血氧饱和度更是低到60%……判断下来,老秦是重度中暑——热射病,必须争分夺秒抢救。

    在护士长傅晓燕的带领下,朱喆和团队小伙伴们迅速予以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用冰毯、冰帽、冰袋降温治疗,同时建立中心静脉置管快速补充血容量、镇静镇痛、保护重要脏器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实施4℃冰盐水胃管内注入及外周静脉滴注。

    “这些中暑患者有些是户外工作人员,还有就是基础病的老年人。”朱喆告诉记者,户外工作者容易中暑,部分老人舍不得开空调,也会导致中暑。高温对普通人来说体感难受,对年老体弱者更是严峻挑战。

    “我们还会提前预备低温生理盐水,这样中暑的病患就能及时得到治疗。”朱喆说,对于急诊而言,必须保证每个时间段都是有人值守的,所以只要有任务就会上,随时保证到岗。

    因为天热的缘故,病人和家属的心情有时候会比较焦虑,而急诊护士们照顾好患者的同时,还要安慰好家属。尽量让这个严肃、紧张的地方有点温情。

    关键词·男护士

    在高温“大烤”中成长

    就在本月,2000年出生朱喆正式上岗工作,成为浦东医院急诊科的一名男护士。当初选择护理行业,他觉得“这样可以更好地照顾家里人”,正式上岗后,他渐渐发现“护理工作可以帮助的人真的很多”。相比女护士,男护士体力强壮、精力充沛,尤其是遇到危急重症病人护理方面,男性一般比女性更有耐力。

    打针输液、监测生命体征、记录病情……琐碎的工作背后,是护理团队对患者生命最有力的支撑。在医院急诊科,病情总是来得不可预料。在这里工作的护士们,需要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更需要随机应变的处事能力,也需要在深夜坚守,在每一场急救中力挽狂澜。

    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性质没有阻碍一批又一批急诊科的“继任者们”。朱哲说,身边专业的急诊医护团队,王志华主任事事以身作则,傅晓燕护士长处处冲在前面,特别是带教他的急诊曹嘉鑫老师,其实也是位90后男护士,但是从曹老师那,他学到了一种工作态度,那就初心不改,始终保持着一份对于工作的热爱。

    谈及如何让自己的急救工作做得更好?朱喆显得很淡定,这就是工作之余,每天学习练就“真功夫”。“急诊抢救室接收的病人基本属于危、急、重型,要挽救患者,就必须快、狠、准。快速抢救、不怕血腥、准确判断,这倒逼我们男护士要不断修炼‘内功’。”

    上岗第一个月,朱喆在这场大考中发现,自己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向老师们学习,很多技能需要再历练。“比如应急抢救,各类急救设备仪器的使用,高超的穿刺技术等。还好身边有急诊大家庭的老师们,在我遇到挫折时,是他们给了我力量,也感谢患者以及家属的理解。”朱喆说。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青年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61177827 |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 个人信息保护
青年报都市 A06上岗第一个月就遇高温“大烤” 记者 顾金华2024-07-23 2 2024年07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