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悦读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3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一个大作家,首先是个魔法师

2017年的下半年,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探索的新领域是如何将整本书阅读和创意写作课程整合起来。9月开学之初,我先给学生做了一个名为“为什么读经典”的指导讲座。关于经典阅读的理论知识,我基本照搬了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的“绪论”部分。卡尔维诺给经典作品一连下了十四个描述性的定义,其中第一个定义启发了中国台湾作家唐诺,他给自己的新书重命名为《重读:在咖啡馆遇见14个作家》,因为卡尔维诺首先把经典作品描述为那些读者不断“重读”而不是“在读”的书。

其实强调“重读”的作家还有很多,比如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中也一再强调“重读”的必要性。他在《优秀读者和优秀作家》一文中援引福楼拜的话说:“谁要能熟读五六本书,就可以成为大学问家了。”所以他在《文学讲稿》一书中就只讲了七位作家的七部作品,已经超出福楼拜的预期了。

纳博科夫说:“奇怪的是我们不能读一本书,只能重读一本书。一个优秀读者,一个成熟的读者,一个思路活泼、追求新意的读者只能是一个‘反复读者’。”纳博科夫还建议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待一个作家——讲故事的人、教育家和魔法师,“一个大作家集三者于一身,但魔法师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他之所以成为大作家,得力于此。”

摘自《中学生如何整本读经典》

王召强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王召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曾获上海市第十届教科研评比二等奖,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一等奖,上海市写作教学评比一等奖,全国部分省市教学评比一等奖。曾经荣获“上海市十大语文教学之星”称号,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松江区、杨浦区骨干教师,2015年度中华传统文化推广人物。

>>>编辑推荐

王召强老师所著“整本读经典”系列,选择书目的标准是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好看”的现代小说经典,目的是为中学生阅读经典文学名著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读者认识经典名著,提炼写作规律,培养中学生对文本的赏析审美和思考判断力。

第一辑6本书包括:《中学生如何整本读经典》《底层社会的家国记忆:整本读<活着>》《青春泥沼的成功突围:整本读<挪威的森林>》《无法承受的存在之轻:整本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反乌托邦极权的寓言:整本读<一九八四>》《扑朔迷离的真相与人性:整本读<竹林中>》。

这套口袋本读物贴近时代脉络,同时兼顾中外、东西方作者。这些作品都有着高质量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且阅读难度适中,匹配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

书中附课程视频二维码,扫码即听课,打造“视听读”“书+课”的全方位立体化知识学习,轻松阅读,快乐学习。

 

 

学生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