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都市

上一版  下一版   

 

2024年01月2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一次跨国探亲 两场生死急救

专家提醒:假期长途旅行要做好身体准备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生星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生星

金线为字、丝绒为笺,这是一位古稀之年印尼华人送给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四个科室的四面锦旗,以此表达她和家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不久前,七旬印尼华人李阿姨回国探亲之际突发急症,情况一度危急,是上海十院急诊与重症两大平台、四个科室医务人员的不离不弃,持续接力一个多月,最终让患者转危为安。在此,专家特别提醒,新春佳节即将到来,如有长途旅行计划,要做好充分的身体准备。

2023年11月30日,李阿姨回国探亲,横跨31个纬度、飞行5个多小时,抵达浦东国际机场后,她感到身体极度不适,剧烈的腰背痛让她坐立不安。“难道是乘飞机时间太长,腰椎病又发了?”原本就体重负担很大的她怀疑是脊柱出了问题,便来到住处附近的十院急诊骨科求治。

但接诊的骨科医生却敏锐发现,这并不是腰背部骨骼、肌肉问题,因为存在明显的腹膜刺激征,高度指向腹内脏器病变。腹部CT检查证实了之前的推断——空腔性脏器(即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等)穿孔。

这可是危及生命的问题,普外科立即接手开展急诊手术。术中见乙状结肠多发憩室,最大直径有4厘米,且已穿孔。由于李阿姨体重严重超标,BMI指数高达39,给手术带来了极大挑战。索性手术团队剑胆琴心、配合默契,最终顺利行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及结肠造口术,患者术后带气管插管送入急诊重症监护室。

术后3天,李阿姨顺利拔除气管插管转至普外科病房。但由于重度肥胖且有糖尿病等一系列基础疾病,恢复过程陡起波澜,她出现了腹部切口液化、感染难以愈合、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等并发症。更令人揪心的是,2023年12月18日凌晨2点,李阿姨出现昏迷,血气分析提示为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命悬一线,紧急行气管插管转入重症医学科。

在重症医学科救治过程中,患者反复发热。重症医学专家李颖川教授、重症医学科王胜主任多次查房并指导治疗,章守琴副主任医师和穆世魁医生带领护师、呼吸治疗师、护工阿姨们发挥团队优势,日夜守护,最终呼吸衰竭缓解,2023年12月22日拔除气管导管。与此同时,通过加强伤口换药,制订合理的营养及抗感染方案,积极开展康复训练,由专业造口师行造口维护……很快,李阿姨病情显著好转,转回普外科病房,最终于2024年1月6日康复出院。出院之际,生于海外长于海外、不谙中文的李阿姨特意入乡随俗定制了四面锦旗,精心选择了不同的词句表达感激之情。

回顾充满艰辛和挑战的救治过程,李阿姨与家人内心满是感慨——不仅是初始症状的诡谲,还有语言不通带来的沟通障碍,更有糖尿病引起的术后并发症、病危……家属多次想要放弃,而十院医护人员却始终坚守,耐心沟通病情,以暖心微笑与温柔举止传递支持和鼓励。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李颖川教授从重症医学角度给出了特别提醒,如有长途旅行计划,要做好充分的身体准备,特别是像李阿姨这样的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人群,出行前一段时间务必调理好身体,遵医嘱治疗,将各项生理指标控制在合理区间;在出行路上要注意饮食与作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起身活动,不要暴饮暴食,以免出现穿孔等意外;而一旦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后感受到身体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诊疗。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