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拉开大幕,报考人数呈现出如退潮般的下滑态势,而在这看似简单的数字变化背后,考场内外种种现象,可以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概括——“实事求是”的含金量还在不断攀升。
“实事求是”意味着从个人实际去规划未来。越来越多考生做出选择,正是基于自身发展的需求以及对自身目标的明晰。就像上海师范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的邓同学,他清楚知晓本专业就业情况尚可,但出于对自我提升的渴望,依然选择冲一把考研。还有人工智能专业的宋同学,能看到考研人数宏观减少下自身小环境里的情况,认识到提升学历对竞争力的作用,以理性态度对待考研,回归对学历的理性认知。
“实事求是”意味着不再盲目地“先冲再说”。考生们开始认真掂量考研的性价比,不再单纯为了一纸文凭就冲动投身考研大军。前几年,“考研是不是一种逃避”还成为过网络热门话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权衡考研对自己未来职业道路到底意味着什么,考量所学专业的实际就业竞争力,以及研究生学习的投入产出比。考研的成本效益在飞速变化的社会现实面前被不断重新分析。
而在职考生的出现,更是给“实事求是”增添了别样的注脚。他们不为“卷学历”,而是秉持着学习对自己有用的朴实想法,回归到学习最本真的意义。
若干年后,我们也许不会再对考研人数那么敏感,也不必再对“为何考研”之问苦苦纠缠。回归理性、回归本质,指引每一位追梦者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推动教育事业朝着更健康、更贴合实际需求的方向不断迈进,考研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一个时代关于教育、梦想与未来的缩影。
青年报记者 郭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