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文化

上一版   

 

2019年08月2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传统手工艺传承进校园 培养未来工匠从娃娃抓起

青年报记者 郦亮 实习生 陈丹

青年报记者 郦亮 实习生 陈丹

本报讯 培养未来工匠要从娃娃抓起。以往一般认为现在的孩子是动脑有余,动手不足,而传统的手工艺的传承状况堪忧。不过最近举行的上海青少年手工创意展却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看法。事实上,一些传统手工艺正在走进上海校园,未来的工匠正在诞生。

由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等主办的“匠心江南·第三届上海民间艺术成果展”正在上海亚振海派艺术馆举行,这个系列展中除了长三角民间艺术大师邀请展和上海民间艺术精品展之外,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上海青少年手工创意展。这也是上海第一次举行青少年手工创意展。上海最优秀的“小工匠”都云集于此。

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此次从全市16个区共667件作品中遴选了部分精品组织了此次展览。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参展的“小工匠”个个心灵手巧,在取材和制作上不分伯仲,尤其善于把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变废为宝”再利用。这极大了改变了现在的孩子不善于动手的印象。复旦五浦汇实验小学六年级的戴子博则在作品中展示了他的“蜡染”技术。他小时候就跟着妈妈一起学蜡染,这次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学校附近的青浦朱家角,水乡古藤的美在他的染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而南汇第二中学的邱赢辉这次带来的粽叶编织作品也很精彩,让人感慨,一个孩子何至于如此心灵手巧,能够将编制做这么细腻。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提倡要发扬工匠精神,而培养未来的工匠必须从娃娃抓起。像龚闻洁和邱赢辉,他们的手工艺就是在学校里学会的。倪里勋告诉记者,现在全市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手工特色课程,还组织了手工艺社团,其中很多指导老师都是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会员,手工艺传授则集中在剪纸、面塑、农民画等领域。

在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剪纸大师李守白看来,现在有一些孩子做出来的手工艺品反而像是一个大人的作品,呈现出来的还是老一套的做法而没有注入年轻的灵魂,像是根据老师的指导完成的一个作业而非一个作品,“只有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热爱,做出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件作品才可以称作是自己的作品。”李守白说。如果可以在剪纸、陶泥这样的传统手艺上做出一些现在小朋友喜欢的小黄人等形象,契合青少年的乐趣爱好,那么民间手工艺也可以变得“时髦”起来。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