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海交大蔡申瓯教授因病早逝 被学生们认为是“海归”科学家奉献的典范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本报讯 “他曾说,每天关机两小时,和自己的内心对话。可今日起,那个号码终再无人接听;那块整墙的黑板上,公式推导凝固成永远;那位废寝忘食的教授,终于停下了脚步;那声‘你们要去做科学家’的叮咛,再也无法亲见。”前天深夜,交大人的朋友圈陆续出现缅怀蔡申瓯教授因病早逝的消息。美国东部时间21日凌晨4时12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上海交通大学蔡申瓯教授在纽约家中安详离世。噩耗传来,师生们分外悲痛。

这位年仅50多岁的海归“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最近两年在美治病,与病魔抗争。蔡申瓯作为1980年的浙江省高考理科状元考入北大物理系,后在美国西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先后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所、纽约大学柯朗研究所等机构从事科研,涉及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学以及神经科学领域前沿课题。2009年底,他作为最年轻的国家级“千人计划”教授加盟上海交大,成为交大致远学院初创者之一。蔡申瓯对这座学院楼的理想就是,让学生们转身遇见大师。

在校内,蔡申瓯教授大黑板的故事非常出名。在他的办公室,有四块“顶天立地”的大黑板,这是他和学生自由探讨的空间,上面密密麻麻写满数学公式、图示等。他十分珍视与学生的互动,更重视为学生保留平等自由的空间。在他看来,创新思维不能被教育模式固化,他强调教授和学生是平等的,在争论科学问题上可以各抒己见,甚至鼓励学生“敢于说错话”,鼓励他们大胆,引导他们走与众不同的路。

他的办公室房门上还贴着一张纸,永远向学生敞开大门,上书“有事请进,无需敲门”。“有时候出来已经超过凌晨一点,都觉得内疚。”有学生在毕业后回忆。

在师生们眼里,蔡老师非常敬业,无论学术研究还是教学都十分投入。这位海归教授家人不在上海,他平日就“以校为家”,常睡自己办公室,把所有时间都留给了教研。学生们曾自发评了一个“废寝忘食奖”颁给他—— “身教重于言传,他是披星戴月的科研人,用多年经验指导学生,但求学术薪火相传。他废寝忘食投身研究的身影,是科学大师最好的诠释,也是我们一生的榜样。”其实,在学生们的心中,他就是校园里“海归”科学家奉献的典范——“交大的黄大年”。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