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城事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9月0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肿瘤学界“阿尔法狗”在沪上岗 目前可支持8种癌症治疗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本报讯 仅用10秒,沃森就能阅读3469本医学专著和10余万份临床报告。誉为肿瘤界的“阿尔法狗”的人工智能“沃森医生”正逐渐进入上海一些医疗机构。目前,“沃森医生”已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得到应用,目前可支持包括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直肠癌、胃癌、宫颈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在内的8个癌种的治疗。

10秒研究10万份临床报告

一位63岁的上海男性成了沃森正式“上岗”后的第一个病人。“结肠癌手术后3年,肝转移1年,癌症3期。”市十医院肿瘤科博士方珏敏将病人基本资料向沃森“报告”后提问:这个病人是先手术还是先化疗、化疗采用什么方案。约10秒钟以后,沃森交出了一份详细的“推荐方案”和“不推荐方案”。

记者看到,在这10秒钟里,它穿梭进入看不见的网络,跑了趟美国,在庞大的数据库里阅读了3469本医学专著、248000篇论文、69种治疗方案、61540次实验数据、106000份临床报告。在返回上海之前,它还把自己的诊疗方案部分内容翻译成了中文。

瑞金医院郭元彪教授告诉记者,当他作出自己的方案时,他依据的是多年临床诊断的经验。而沃森诊断的依据,则是现在最流行的全球相关病例大数据。在它的报告中,每种方案都会标明病例数、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相关数据,帮助医生总体评估该方案的疗效与风险。

取代一个住院医师的功能

“沃森是个超级学霸。”十院肿瘤科主任许青教授介绍,这个“最强大脑”储存了超过300种以上医学专业期刊、250本以上的医学书籍、超过1500万页的资料和临床指南,它甚至通过了美国的执业医师资格评定考试。

目前,沃森已在全球14个国家进入临床应用,可以支持肺癌、乳腺癌、直肠癌、结肠癌、胃癌、宫颈癌和卵巢癌7种癌症的辅助治疗,预计年底还将扩展到8-12种。和中国医生一样,沃森也需要不断“看书”学习新知识。记者获悉,沃森的“最强大脑”其实是一个比普通人工智能更强大的认知计算平台,由IBM公司开发,并与美国癌症治疗领域的权威医院共同“调教”而成。

目前,“沃森医生”已经在同济大学癌症中心、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肿瘤科及相关科室得到临床应用。目前,沃森提供免费的辅助诊断服务,但未来收费是大势所趋。上海仁济医院乳腺疾病中心,也成为目前国内第一家将“沃森医生”引入MDT多学科讨论的科室。

据介绍,目前,沃森已经可以完全取代一个住院医师的功能。由于沃森超强的判断诊断能力,有人惊呼,医生未来是不是要失业了。“它可以做我们的助理,但很难完全取代人。”长海医院王梅教授认为,它强大的信息读取能力是人类无法企及的,但无法和患者及家属进行人文沟通,因此在有些方面仍然不能取代医生。还有专家认为,它的方案主要是基于美国大数据,和中国人的体质有些差异,完全本土化还有个过程。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