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17年06月1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家庭医生 80后社区白衣天使成居民心中的“救星”

上海自2011年启动家庭医生制度试点以来,目前已有超过1000万人签约家庭医生,到2020年底本市力争将家庭医生服务覆盖所有家庭。日前,青年报记者再次走近本市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感受他们的工作。第一期的主角是一位80后社区医生,他用实际行动成为同事眼中的“大医生”,居民心中的“救星”。

■A04

编者按

2011年上海启动家庭医生制度试点,引导居民认识并接受家庭医生这项服务,这被称为上海家庭医生制度1.0版。目前上海已有超过1000万人签约家庭医生,正着力打造家庭医生制度2.0版:今年年内,“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试点将拓展至所有社区,到2020年底,力争将家庭医生服务覆盖全市所有家庭。“让每个家庭拥有一个医生朋友”,在上海将成为现实。上海家庭医生制度的经验与做法引来全国同行“点赞”,下一步上海家庭医生经验将向全国推广。日前,本报记者走近本市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的身边,感受他们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您好,黄医生,昨天晚上我的父亲离开了人世,临走前他一定要让我向您转达谢意,感谢您这么多年来的照顾……”黄大志收到这条来自他管辖区域居民的短信时,顿时双眼湿润了,为这位既是患者又是老朋友的离开感到痛心,又为了这位患者对他这么多年工作的肯定和信任感到自豪。

“大医生”黄大志不大,是个“80后”,任职于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百姓口碑中得名“大医生”,他为解决老年化的社会问题做出了努力,他是同事眼中的“黄导”、“大医生”,更是居民心中的“危难救星”。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导尿导出一个“大救星”、“大医生”

在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黄大志成了病人口中的“黄导”,经常有患者慕名而来高桥找“黄导”看病,“黄导黄导”的就在方圆几十里叫开了。他曾作为上海全科医师代表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毛主席“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题词发表70周年纪念座谈会,因而引起众多媒体关注,而他黄导的名声也进一步传开了。

问黄大志“黄导”是怎么叫开的?小伙子脸上泛起了红晕。

老年人前列腺增大属常见病,“我老头子躺在床上十几年,每个月都要叫救护车送到大医院更换导尿管,来回花钱不说,搬上搬下实在是苦得不得了,这种日子啥时候才是个头啊!”五年前,高桥的杨阿姨来门诊配药,向黄大志诉苦。换导尿管对他这个新华医院规培毕业的全科医生来说是“小菜一碟”。看老人不方便,他便主动提出上门更换导尿管。于是每月一次上门导尿便成了他的例行工作。

病人的病情有时是无法预料的。一天中午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电话那头传来杨阿姨焦急的声音:“黄医生,我家老头子导尿管堵住了,憋得不行,麻烦你来看看吧!”当时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他没有多考虑什么,直接从医院带上导尿包就出发了。由于地面积水严重,只好徒步前往,他整个小腿都已浸泡在水中,当他赶到杨阿姨家时,全身衣服都已经湿透了。他顾不上多说什么,很快就给老人家更换了导尿管,看着老人症状明显缓解,他如释重负。那一刻杨阿姨紧紧握住黄医生的双手,激动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嘴里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语,他也被杨阿姨深深的打动了,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插导尿管事虽小,但是在日趋老龄化的社区确实非常普遍的需求。一来二去,远近社区那些行动不便、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都找上门来,亲切地叫他“黄导”“大医生”。上门导尿这件这件小事,却被他做成了一件为所需居民解决许许多多实际困难的大事,因此同事们亲切地送他两个绰号叫“黄导”、“大医生”,同时他也成为了很多社区患者心中危难时的“救星”。

做社区的全科医生需要“大情怀”

手术后拆线、更换导尿管……相当多的病患家庭只知道回医院操作。其实,换一个思路就解决了:一是选择门诊人数少一点的医院;二是选择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最方便的是选择签约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可以避免很多辛苦。

限于高桥地区有限的全科医生数量,他们往往承担着超负荷的运转。黄大志一脸的黝黑就是那么晒出来的。“像插导尿管这样的小事,我来了,就做了,后来推广家庭医生签约,一开始很多居民不愿意签约,嫌弃说我们社区医院能干什么,后来通过一点点积累,居民发现我们确实能解决问题,还能帮你上门解决。”黄大志说。

事实上,做一个社区里的“大医生”需要“大情怀”。全科医学要求每位医生除了要有广博的知识面,还要具有用他的医疗知识和爱心奉献于社会,去诊治最常见疾病的这样一个能力。医学既是一个高科技的学问,同时还是一个服务的学问。为了拥有这样一种能力,全科医生首先必须要经过规范化培养。出生于1980年的黄大志,为了成为全科医师,到新华医院参加了3年规范化培训;2015年他考取了健康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去年,他又开始攻读上海交通大学在职硕士学位;2015年10月,黄大志还被选送到芬兰大学学习交流……

时至今日,与黄大志签约的居民已有两千多人。对于家庭病床的病人,他除了每周上门查看患者病情,还经常送药到家。这些患者只要有问题打电话给他,黄大志都会细致耐心地给予解答。一次电话那头传来一位十分焦急的家床病人的声音:“黄医生,我家老王刚才上卫生间摔倒了,我一个人弄也弄不动,请你快来帮我看看吧!”黄大志及时赶了过去,将患者搀扶到床上,经过初步检查,生命体征稳定,无大碍,并叮嘱家属如病情有变化,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没几天王大爷还给黄大志送来了“健康守卫者,百姓贴心人”的锦旗,他知道这是老人家发自内心的话语。

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黄大志的皮肤黑黝黝的,脱下白大褂,他不大像人们刻板印象中的医生,倒更有几分像是这座城市上百万建设者中的一员。黑瘦精干、内敛寡言。一到了门诊,面对病人,这个看似木讷的小伙子一下“活”起来了,思维敏捷,滔滔不绝。

在工作中,黄大志坚持定期到敬老院为老年人们传播健康知识并诊疗疾病。鲍阿姨住在敬老院,患有严重的肺心病,行动不便,需要长期吸氧。黄大志每次都到老人家的床边帮她检查身体,并询问各种情况。刚开始老人看不起这位社区“小医生”,而经过一段调理后,鲍阿姨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对黄大志的态度也随之有了很大改观,还特意把自己编织的手工花瓶送给了“大医生”。这只花瓶是老人家整整花了四个月的时间,用针线把一粒粒珠子穿起来做成的,对于80多岁的卧床老人来说,这是何等的不容易。她说:“这是我这个老太太对你的感谢!”

黄大志的付出让很多敬老院老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老人经常对黄大志说:“小黄医生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看到他来了,我们的病啊,就好了一半啦!”

除了上门服务外,黄大志还经常到社区。每次来社区讲课,除了本居委的居民倾听外,许多其他的居民也会赶来。在高血压、糖尿病及健康自我管理示范小组等工作中,作为指导医生的他,发现许多居民对常见病、慢性病的知识十分匮乏,他就用图片、漫画等形式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解。很多居民经常这么评价他说:“黄医生讲的东西啊,我们听得懂、记得住!”“糖尿病患者为何要打胰岛素?”像这样的医学常识问题,就连很多糖尿病患者都说不清楚。黄大志就画了一幅汽车加油的漫画,为居民讲解到:“如果我们把身体细胞、肌肉等比作小汽车的话,葡萄糖就如同汽油,胰岛素就如同给小汽车加油的工人。如果体内缺乏胰岛素或者身体细胞不能正常利用胰岛素,葡萄糖就不能进入细胞,从而堆积在血液中,导致血糖升高,可见胰岛素是糖尿病发生的关键……”

去治愈、去帮助、去安慰

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然是首批推行全科医生家庭责任制的试点单位,但一直处于全科医生缺乏的窘境。据了解,社区医院对医生要求比较高,不仅要医学知识渊博,还得各科都行。“但是,我们社区医院地处城乡结合部,医生工资又不高,很难留得住优秀的全科医生”,医院负责人表示。尽管身边的医生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但是黄大志从未想过离开社区医院。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段铭言明确指出了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不仅仅是要治疗、治愈疾病,更多的是要去帮助和安慰病人,黄大志认为对于全科医生更应如此。“我们承担的是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责任”,

随着大家对社区医生的了解,家庭医生的服务模式已深入民心。黄大志说,希望通过家庭医生的不懈努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健康的生活方式,让每个人都不会因为疾病而失去生命,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老去。工作虽然忙绿,但一点一滴都渗透着他的梦想,黄医生常说一个人的青春是有限的,但他愿将有限的青春奉献给无限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这就是他的中国健康梦!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