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青年视角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焦点

第A03版
焦点
 
标题导航
 
  2012年10月24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博不接受举报”为何叫人失望

    □唐伟

    9月20日,广州市纪委官方政务微博正式上线。但运行1个月以来,有网友对微博不接受举报和投诉表示失望和质疑。对此,纪委常委梅河清表示,举报信息内容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为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及信息不被泄露,不宜过于公开,以免不利于案情的调查。

    (据《新快报》)

    近来,无论是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表哥”杨达才的落马,还是拥有21套房产的番禺区城管局政委、“房叔”蔡彬的被查,都源于微博在其间的持续发力形成的围观效应,并因此上升为公共事件而获得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在众多的反腐案件中,均可以看到微博的身影。微博反腐,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最新的反腐方式。

    不过,作为一种开放式的信息平台,微博举报和投诉确实存在着不可预料的风险。正如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林喆坦言,群众通过个人微博举报贪官,一方面容易“打草惊蛇”,另一方面也给自己人身安全带来了一些问题。正是出于对此的担忧,才使纪检等相关机构不接受举报和投诉,以此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无论从技术层上,还是人性层面,这种规制都符合逻辑要求。

    既然如此,为什么网友对微博不接受举报与投诉表示失望呢?这恐怕要从现实层面来剖析。应当说,由于网民在看到了微博反腐的巨大能量,从而对其寄予了过多的期望。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恐怕还在于其他投诉举报渠道的不通畅,才能微博的作用更加凸现。具体到举报和投诉方式上,电话、官网网络举报平台、投送举报信、本人上访、手机短信等方式若能畅通,并能发挥作用的话,那么无论是“表哥”还是“房叔”就不会给微博揭发的机会。

    微博是把双刃剑,关于微博举报与投诉命题的破立之争,其实也是诉求与行为反差所致。在公众看来,微博掀起的巨大反腐浪潮,确实让人有了参与监督的机会,以及让自身权利得到实现的快意,因而需要获得认可与正名;而对于公权部门来说,微博的开放性,以及其不确定性,都不是最妥当的方法,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应当保持必要的严谨性,才能让风险在可控状态,问题在于,如何做好其他途径,让这种民意承载与功能寄望得到疏解?

    从小偷反腐、情人反腐到内部反腐,各种另类化和偶然化手段的方兴未艾,其实更是对公职人员日常监管的讽刺,说明了日常监管呈现摆设化。对于有关部门来说,要让“微博不受举”的逻辑之证得到公众的理解,就必须解决反腐工作的现实之惑,从制度入手,从源头抓起,让其他举报和投诉渠道保持畅通和高效,实现反腐从形式之争向实质之变的递进。

更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新闻热线:61933111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24小时
   第A06版:事件
   第A07版:事件
   第A08版:时事
   第A09版:时事
   第A13版:证券·荐股
   第A14版:财经·动态
   第A15版:证券·选股
   第A16版:证券·看盘
   第B01版:青新生活
   第B02版:青年视角
   第B03版:早知道
   第B04版:微关注
   第B05版:微关注
   第B06版:微生活·社区
   第B07版:微生活·百态
   第B08版:微生活·城事
   第B09版:青女郎
   第B10版:互动·维权
   第B11版:互动·新知
   第B12版:文娱
   第B13版:文娱
   第B14版:体育
   第B15版:体育
   第B16版:体育
“被慰问”该讨说法
提拔官员怎能仅靠“以德服人”?
搞好心理教育何需“情报员”
“微博不接受举报”为何叫人失望
让“孝”的力量传递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