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类文章,有它自身的特点,与纯粹的文学作品和一般的政论性文章“大相径庭”,差别很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与训练社科类文章时务必要引导学生一定抓住其固有而显见的特点,方可“势如破竹”,迎刃而解:
一是要让学生储备一定的相关知识,明确基本的概念与理论,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使社科类文章注入了新的名词术语,在阅读中,对这些新的名词术语不理解就会造成阅读的障碍。如近年来文章中经常出现的 “你太有才了” “为什么呢?”“我靠”( 近年流行语:看了《苹果》,发现男人靠不住;看了《色·戒》,发现女人靠不住;看了《投名状》,发现兄弟也靠不住;看了《集结号》,发现连组织都靠不住了。大家都在寻找依靠。)“潜规则”“ 什么都是浮云”“艳照门”“大众传媒”、“新经济时代”、“文化软实力”“新常态”“中国梦”“亚洲梦”“世界梦”等名词,就应该了如指掌,了解内涵。
二是能够从形式和内容上把握、理解文中关键的语句。特别是对于那些意蕴深邃,结构比较复杂的文句,更要引起重视。同时,还必须将形式与内容结合起来解读。
三是整体知晓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而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往往隐含在文字的背后,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的放矢地提醒学生用心去分析、概括、提取、筛选。实际上这也并不多难,就是要具体作到对文本能够在阅读、感受、理解、体会、鉴赏、体悟的基础上,全面、准确地读懂文本。
第五,检测形式。上面已经述及,社科类文章在高考试卷中呈现的题目形式多种多样,有简答、多项选择等不同的形式。在平时训练时也要以这些已知的题型进行“全面开花”地“各个击破”。
如2014年上海卷现代文阅读一的第1题:“困境”在文中的含义是——本应消除不确定性的信息却增加了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懂第一段中最后一句话,确认信息和整合信息即可。
第六,总结规律。通过高三一年的强化训练,对社科类文章的一般特点,阅读方略,题目类型等应该做一小结,从中归纳出典型的范式、技法和规律。
第七,培养能力。就是说,老师要通过日常的教学,结合具体的实例,传授给学生阅读、答题技巧,使学生真正作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拥有自己“捕鱼”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这也同样适合现代文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