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虹高级中学历史教师 杨学
近年来,新课程下的历史教材编写和历史高考的命题思路已经发生显著的变化,那就是将诸多史学观念渗透到教材编写和学科考查中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史观就是观察和解释历史的角度。那么教材编写和高考命题都涉及哪些主要的史学观念呢?我们特别约请北虹高级中学的杨学老师,按照观察和解释历史的角度来分篇讲解。
◎基本概念
全球史观的内涵:全球史观,又称整体史
观。
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
这一史观,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
全球史观认为,在近代以前,世界上各民族各国家处于封闭发展状态,亚非欧三大洲存在地区性局部交流,而美洲几乎处于隔绝状态。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历史从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转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工业革命、殖民扩张的推动,到19世纪、20世纪之交,世界终于形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实现了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转变。
二战后,世界变成一个密切联系的地球村,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世界整体化进程加快。国家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整个人类社会正在形成一个相互感应、相互制约的整体,整个人类面临着共同的命运和考验。
◎掌握世界整体化运动的历史发展进程
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亚欧大陆——亚欧首先联系为一个整体原因:
●商路的开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政治和军事的扩张(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等)。
●航海业的发展。●宗教活动的推动。影响:
●中国四大发明西传,促进西亚、欧洲等地发展;欧洲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到西亚,为文艺复兴创造了条件。
●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以后的世界
——世界开始联系为一个整体原因:
●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活动。●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后全球范围的贸易和商品流通。●资本的输出与全球扩张。影响:
●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向整体的现代世界演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推动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推动欧美大国的崛起。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跨洲际大陆的殖民扩张,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
——欧美国家主导的世界体系形成原因:
●根本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主要原因: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历史原因:欧美长期以来对外商品输出、殖民扩张,依靠先进的科技等,逐步控制世界。
方式:
●直接占领。
●划分“势力范围”。
●资本输出与商品输出与全球扩张等。表现:
●世界市场形成: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国际分工明显,欧美为工业品生产地,亚非拉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
●殖民体系形成: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六国)把世界瓜分完毕。
●制度体系: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控制了整个世界。
20世纪上半叶的世界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三次中断第一次:
中断的时间和事件:1914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解决:战后召开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等国际会议,并建立国际性组织——国际联盟,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缓了帝国主义矛盾,重新建构了新的世界体系。
第二次:
中断的时间和事件: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
解决: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办法,缓解了经济危机;德国、日本等建立法西斯体制,采取对外战争的手段,不仅没有缓解危机,反而给世界体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第三次:
中断的时间和事件:1939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决:战后重建了新的政治格局雅尔塔体制;组建了有实际作用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恢复了国际经济体系。
二战后的世界
——世界整体发展进入新阶段表现:政治经济全球化趋势。●政治:建立联合国。
●经济:建立国际金融(布雷顿森林体系)与贸易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
●政治经济:区域出现了政治经济集团化趋势。如欧共体→欧盟、东南亚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
原因:
●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
●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的教训。●复杂的国际形势。
●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