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泸定中学的孙晓涵第一次与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相遇。绿树掩映的百年中山公园里,这座博物馆讲述了“凝聚力工程”的创新发展。从8月上岗成为博物馆首批小“宁”心红领巾讲解员,孙晓涵一次次讲述起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介绍一位位令人钦佩的党员干部,叙述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故事。 记者 周胜洁 三碗庆生长寿面背后的变化故事 从老弄堂的石库门到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从居民生活的点滴到社会治理模式的不断创新,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介绍了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从长宁区华阳路街道起步,迅速推广到全市,逐步发展到“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历程。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上海出现了‘三个百万’‘三个三年大变样’的城市发展过程。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当时,华阳路街道的党员干部不等不靠,坚持为群众开展了‘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四百’走访温暖人心活动……”孙晓涵的讲解就从这里开始。 要讲述1990年前后华阳路街道的故事,对孙晓涵来说有点难度,因为她当时尚未出生,但爷爷奶奶给她讲了不少老故事。她知道,当年万航渡路是上海典型的棚户区,遇上大雨天、大雪天等极端天气,这片地势低洼的棚户区就要经历“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街道党员干部会赶去居民家铲积水,了解每家每户的情况。 博物馆沉浸式展项《典当弄》就是用复原场景与微电影重塑,真实还原了20世纪90年代华阳路街道棚户区万航渡路1254弄的生活场景。“这辆自行车当时是党员干部走街串巷,访问居民时所使用过的。”孙晓涵指着展项里的自行车介绍道。 来到万碗寿面庆重阳油画前,孙晓涵讲起油画背后的故事。原来华阳路街道在每年的重阳节当天,都会为70岁以上的老人举行集体庆重阳祝寿的活动,最初街道为老人送上的是菠菜加蛋面。随着经济条件改善,街道干部又把菠菜面换成了大排面,但当老人用松动的牙齿吃完大排,面已经坨了,就改成了肉圆面,“万碗寿面融入了街道干部对老人的关心,三碗面的小小变化也让老人从心底感到高兴和幸福。” 凝聚力工程像旗帜,引领人们前进 现场讲解对孙晓涵来说是个挑战。之前她参加过一些讲解比赛,不过在场馆内讲解还是第一次。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为小“宁”心红领巾讲解员提供宣讲展示平台,还从讲解员站姿、引导手势等基本功到讲解技巧,一步步开展系统性培训。“我7月参加了第一次培训,我觉得我有责任把‘凝聚力工程’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孙晓涵说。 在动作设计、语调把握上,孙晓涵有自己的理解。“我和外婆探讨过,在适当的时候加入上海话,并用上海话和观众进行交流。”孙晓涵说。上海话的加入让首次讲解增色不少,与观众的互动也很自然。当孙晓涵讲起长宁区家喻户晓的“小巷总理”朱国萍的故事时,她就会加入手势,“三十多年在居民区的工作经历,朱国萍老师始终关心服务群众,让大家感受到了她的真情实意,也让我对朱国萍老师的尽职尽责感到敬佩。” 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介绍,此次一共挑选了9位优秀的学生成为博物馆的讲解员,每所学校只有一名,“此前,我们经过多次培训和考核,主要考核讲解员的讲解流畅度和形体的表现等,我们会给小讲解员评分,只有符合我们的上岗要求,才会安排讲解员上岗。” 孙晓涵作为首批上岗的讲解员,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至今她已经正式讲解了三次,而第一次讲解的紧张心情她还历历在目,“我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放松,于是试着深呼吸,慢慢地消除紧张感。”这几次讲解提升了她的表达能力,也拓宽了她的知识储备。通过与他人分享,更加深了孙晓涵对于“凝聚力工程”的理解,“凝聚力工程”就像一面旗帜,引领着人们前进,“作为少先队员,我也会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让我们在‘凝聚力工程’中努力成长,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