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2版:倾情志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3月1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书评:意大利美食的“高端黑”?

【文/林颐 图/资料】

    《意大利人为什么喜爱谈论食物?》

    作者:艾琳娜·库丝蒂奥科维奇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乌克兰作家艾琳娜·库丝蒂奥科维奇是翁贝托·埃科作品的俄文译者。老埃把艾琳娜当朋友,除了她的译著水平高、拿了一系列的奖项之外,或许还因为两人心气相投、说话合拍,还有资深“吃货”遇到另一个资深“吃货”的喜悦之情。

有一次,埃科出差斯德哥尔摩,途中买了条鲑鱼,那鱼个头奇大,又极便宜。 老埃十分高兴。但后来出了点差错。旅馆打扫人员屡次三番把“鸠占鹊巢”的鲑鱼挪出冰箱,以至此鱼变质,当然是吃不成了。老埃很怨念,写了篇小文。这家伙素来就是这么“毒舌”。

艾琳娜也“毒舌”。在意大利生活了二十年,仍然像个“局外人”,她怨念自己难以加入意大利人的“晚餐谈话”。毫不在意是否正在品尝美食,却高谈阔论过去吃过的丰盛菜肴、计划着要吃什么,不断评论食材质量,“他们的脑袋里到底在想什么呢?”艾琳娜想要研究一番。于是就有了《意大利人为什么喜爱谈论食物?》这部饮食文化志。

秉持古罗马的实干效率,歆慕古希腊神思驰骋的风度,意大利人的烹饪方法深具古典思想。古希腊的“四种体液说”认为生物都具有血液、黄胆液、黏液、黑胆汁,分别对应自然界的空气、水、火、土。意大利厨师在烹饪时就需要均衡这四种体液的四种特征:火热、干燥、潮湿和冰冷。没有考虑到这四种体液均衡搭配的食物是不健康的,同时还有某些食物是专用于平衡体内的四种液体的。嗯,意大利厨师需要身兼哲学家和医学家。 

意识形态渗透日常生活。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的领导人在发表演说时,对那些打算退党的人说道:“跟着你们走的……会是那些在统一纪念日烤牛排的那些人。”反对派领导人则反击说,他为“由自由激进分子如在街头发海报、贴传单和煮面饺的那些人所组成的左派”感到惋惜。食物化作唇枪舌剑的政治武器。

难怪艾琳娜烦恼!意大利人把“吃”搞得如此复杂。食物和烹饪所包含的各种隐喻意象,无微不至、无所不在,惹得大家群情激昂,时时要谈论一番,餐桌这种聚会场所当然就是理想的“论坛”。非本土的意大利人恐怕都会“晕菜”。幸好艾琳娜是一位符号学文化学者。再来回味本书标题,不是“意大利人为什么喜爱食物?”而是喜爱“谈论”食物。“谈论”才是重点。艾琳娜的文本分析不仅包括各地区的民俗风情、饮食习俗、意大利本土和欧洲其他美食家的大量书籍,她也注重古罗马的历史、意大利的文学,以及与各种宗教典籍、制度形成的勾连交叉。 她努力挖掘意大利人隐藏在日常饮食之后的民族性格。食品内涵象征,餐饮隐喻符码,成就了她娴熟老练的剖解技巧。黑到深处自然粉,想做好一个“高端黑”,可不是容易的事儿!

埃科所说的那种“形式和开放性、有序和偶然、传统的形式和含糊的形式之间的辩证统一”,不仅是“开放的文学”理论,作为美食评论,它在艾琳娜笔下运用自如。西红柿、辣椒、土豆、玉米……经常出现在意大利菜单中的很多食物,其实都是“哥伦布大交换”的结果。饮食不是一国一族的传统,往往体现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经历了几百年,欧洲才逐渐接受了这些奇怪的作物。只要意大利还在,面饺就不会亡!当意大利人在晚餐时热烈地讨论这些话题之时,如果我们读过了艾琳娜的这部作品,我想多少还是能跟上一些他们的思路。

“本书唯一高尚的是主题,而非深度和长度,你的陪伴会带给我温暖。”这是他留给世界最后的话。

 

 

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