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都市

上一版   

 

2024年03月1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明明一口“洋泾浜”偏偏讲到老人“心里厢”

青年报记者 蔡娴

    青年法官白云走进社区普法。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蔡娴

本报讯 一口“洋泾浜”上海话,是很多老年当事人对白云的第一印象,而这位来自辽宁锦州的青年法官让他们更为印象深刻的是,处理涉老案件时的耐心、细心和暖心。她曾是静安区法院涉老审判团队里最年轻的法官,当青年法官办理涉老案件时,有种“天然的隔阂”在无形中为白云增加了许多难度。为了拉近与老年当事人的距离,她用心寻找突破口,从语言亲近老人,用沟通了解老人,让专业帮助老人,也换来了当事人对她竖起的大拇指:“侬结棍额!”

打破语言关 打开心灵关

从2012年7月参加法院工作,白云现在已经是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副庭长。不过,在她还是个“小白”法官时,碰到的第一道难关居然是“语言关。”

白云曾因为听不懂上海话而被当事人嘀咕,如今她却已经可以在普通话和上海话间自如切换。

白云始终记得那一天,她正在立案窗口为当事人提供服务。“需不需要身份证原件?”一名老年当事人用上海话询问,但白云表示听不懂,希望对方能用普通话再讲一遍。对方的一句“怎么连话都听不懂”成了白云的一桩心事,那时的她天天失眠,总想着怎样和老年当事人把话说明白,把案子办明白。因此,白云决心要学好上海话,而她最先学会的上海话就是“身份证原件”。白云告诉记者,从此之后,慢慢地她也学会了越来越多的法律术语如何用上海话表达。

那段时间,白云白天忙工作,晚上有空闲时间也会收看《阿庆讲故事》《老娘舅》这类沪语节目,一边看一边还会在笔记本上写下日常需要用到的工作语言,像背英语单词一样,用拼音标注上海话的发音。这还不算,平时逮着机会就和同事练上海话。同事们都夸白云很有语言天赋,上海话讲得越来越好了,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

“我相信只有从语言上理解他们,才能从心理上贴近他们。”白云记得,她在为一个家庭调解赡养费纠纷的过程中,因为冒出的一句“洋泾浜”沪语,突然就把老年当事人给逗笑了,也化解了双方紧张的气氛。事后,当事人向白云表示感谢,“谢谢你为了上海的老人学会了上海话,帮我们解决了矛盾,解开了心结”。白云说:“做群众工作,就是要用群众能够听得懂且听得进去的语言,解决好群众的问题,真正造福群众。”

既要置身事内 又要置身事外

“在审理家事案件时,既要置身事内,又要置身事外。”白云带头审理了多起疑难复杂的家事案件,其中就包括全国首例法定监护与意定监护相冲突的变更监护案。

年过八旬的孙老伯自幼肢体残疾,老了之后只有一位不太亲近的养女共同居住。孙老伯名下房屋动迁后,养女欺骗老人做了一次行为能力鉴定,并瞒着老人起诉至法院,让自己成了孙老伯的监护人,想要领走300多万元的补偿款。房屋拆迁后,孙老伯不再与养女共同生活,而是由侄女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还与侄女签订了意向监护协议,指定他的侄女作为自己失智后的监护人。当得知养女的行为后,孙老伯由侄女起诉至静安区法院,要求把监护人变更为侄女。

一方面是作为法定监护人的养女,另一方面是孙老伯自己指定的监护人侄女,当法定监护与意定监护发生冲突时,弄清老人的真实意图,成了本案的关键。白云多次登门询问老人情况并走访当地居委会和老人的邻居等,还特意挑了孙老伯一人在家时“突击”登门拜访。当白云询问孙老伯是否记得她时,老人点头说:“记得,你是来保护我的法官。”白云与孙老伯进行了仔细交谈,老人神志清楚,表达清晰:“我相信我侄女。”白云也亲眼看到,在侄女贴心的安排下老人的生活温馨舒适。

孙老伯无法像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一样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在办案的过程中,白云坚持尊重被监护人的意愿,以保护其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了审理。最终,综合各方因素,白云依法判决老人的监护权归其侄女。该案还入选了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老年人权益保护第二批典型案例。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