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本报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部署,提出“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壮大新质生产力,这对大学教育来说有怎样的启示?对年轻人而言又该如何抓住机遇,做出青春贡献?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就此接受了青年报记者的专访。 提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能级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大学来说应有作为。”丁奎岭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是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育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关键交汇点,是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是国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提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能级,就能提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加速度,为发展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做出大学贡献。 有效提升科技创新能级,抓手在哪里?丁奎岭的建议是在资源投入上“跟跑”,在校企合作上“并跑”,在抢占制高点上“领跑”。 丁奎岭说的“跟跑”指的是稳定投入的增长速度要跟上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发挥调结构的“杠杆”作用,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稳定的科研资助正是高校科技创新的“压舱石”,是科学家投身科技攻关的“定心丸”。“并跑”,指的是深化高校与创新型企业的协作融合,发挥强耦合的“双主体”作用,共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丁奎岭呼吁,高校和企业应该打开边界,形成“目标共识、人事共通、任务共担、成果共享”的协作机制。“我认为,科技制高点的本质就是在某个领域形成竞争壁垒,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丁奎岭说,“领跑”指的是准确把握科技制高点的战略重点,发挥指方向的“头雁”作用,引领高校科技创新进程。 给青年发展带来超强新机遇 提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能级,丁奎岭还强调,我们不但需要培养更多具有全局观念和前瞻判断力的战略科学家,还要引育更多前沿领域的全球顶尖科学家以及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并形成能够“在驾驶室看清前方道路而不是看尾灯追随”的、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人才梯队,在抢占科技制高点的过程中,成为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领跑者”。 与此同时,新质生产力对于更为广泛的青年群体而言,同样充满着超强机遇。“生产力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劳动力。从创新的角度来讲,毫无疑问,年轻人是最有创新活力、创新激情的。”丁奎岭也借此专访建议青年,要找准方向、找准定位、找准目标,用创新研究、创新成果共同促进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当下,先导产业、未来产业都需要大量的青年投身建设,对于青年人而言,在学习阶段打好基础,面对的机遇就会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