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报国促进经济发展,“课比天大”垂范师德师风,这是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在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上的真实写照。他用一门《普通化学》让学生们领略化学的魅力。他在北京领奖后手提装着“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证书”布袋出现在校园的场景火出了圈,“布袋院士”的称号也由此得名。院士、教授、老师,在赵东元看来,自己最喜欢的还是那一声亲切的“老师”。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定下铁律:上课“不能迟到” 35岁归国献身教育科研,44岁当选中科院院士,57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59岁获评上海市科技功臣……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是杰出的科学家,但在学生心目中,他更是一位谆谆教导、以身垂范、坚守“课比天大”信念的老师。 “课比天大”是赵东元始终坚守的信念。今年5月26日,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评选中赵东元获得“科技功臣奖”。没想到在媒体发布会上他一介绍完自己的研究,就一路小跑提前离开了。他要赶着去给本科生上化学课。这门“不能迟到”的课,他一上就是20年。 2021年11月3日上午,赵东元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颁奖。颁奖结束后,他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复旦,因为第二天一早8点,他要给本科生上课。2021年11月4日,一张刷爆朋友圈的照片中,赵东元拎着布袋子,站在学校袁成英楼门前。袋子里装着他的一等奖证书。照片在社会各界传为佳话,“布袋院士”自此也就被叫上了。 20年来,一周两次课,他几乎从未间断。他给自己定了规矩,上课“不能迟到”“学生们都等着呢,迟到5分钟就是教学事故了”。作为一位有数十年教学经验的老教授,赵院士可谓教学经验丰富。但是,为了使课堂活色生香,他每天都认真备课,去外地出差,就在飞机上备课。他上课时带着笔记本,里面有他精心制作的课件。 办公室大门永远向学生敞开 作为导师,赵东元尽最大限度支持课题组中每一位学生,给予科研条件的支持和学业的引导。“24小时在线”是学生们对导师授教的生动描摹;“论文不厌百遍改”是赵东元传授学生的治学准则,学生的文章他都一字一字改、一章一章过,大到思路逻辑,小到拼写标点,全部仔细标记批注,反反复复直至达到要求才准允投稿。他告诉课题组的每一位学生:“你们有问题,随时来找我,我的办公室大门永远向你们敞开。” 对遇到困难的学生,他会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心理上的问题,解除学生学业上的后顾之忧。有一次,他的博士生打篮球摔断了小腿,他连夜联系到手术医生询问病情,第二天一早又赶到医院,先行垫付了手术费用。 赵东元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为大众介绍化学和材料的知识。“在青少年中,哪怕有那么一两个人,因此喜欢上了化学,我会觉得特别开心和自豪。”赵东元说。 拿出获奖奖金资助年轻学者 从一间空荡荡实验室打拼起步,1998年,35岁的赵东元结束了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博士后工作,进入到复旦大学化学系任教。而那时,摆在他面前的是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3万元的启动经费,1000元的月工资,以及一间空荡荡的实验室。 “这有什么好抱怨的,这是我的祖国啊,你会抱怨自己家里穷吗?”乐观的赵东元带着5名本科生,白手起家,开始了功能介孔材料创制与合成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从“0到1”做起,赵东元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突破性成果,并成功地将原创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到中石化齐鲁石化工业应用中,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今年,赵东元获评上海市科技功臣。 “他是‘造孔之人’,却不是‘孔方兄’。”拍了“布袋院士”上热搜照片的周桂发老师说。在复旦20多年,赵东元团结了一批年轻人。他所带的团队,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次他获奖所得的奖金,有20%~30%用来资助年轻学者发展。 作为功能介孔材料领域的国际顶尖科学家,赵东元已经培养了近百名高层次材料学科人才,开创了介孔有机高分子和碳材料研究新领域,开拓了中国材料科学快速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