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评论员 郦亮 国际博物馆日,就在今天。在中国,这样的纪念日大多具有提醒大家加以了解的意义。但是对上海这座城市的人们来说,“国际博物馆日”与其讲是一次提醒,不如讲是一次新的狂欢。逛博物馆,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已如日常生活那般习以为常。 这是近些年悄然而至的变化。我清楚地记得2008年曾写过一篇报道,说的是上海美术馆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76%的中小学生没有去过美术馆和博物馆。这篇报道当时引起广泛的震惊,因为这些中小学生大多十几岁了,却从未去过艺术场馆,接受文化的熏陶,令人叹息。 然而15年后的今天,不用说上海的中小学生,就连很多幼儿园的孩子都成了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常客。上周末,上海博物馆以一场24小时的持续开放,向“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告别。那天晚上10点,离展览结束还有两个小时,我就置身于依然人头攒动的展馆,身边挤满了来做最后一瞥的大人和孩子。有父母在给孩子讲解,更有一些孩子对展作如数家珍。 作为一个变革时代的亲历者和记录者,见此情景由衷感叹“世道真的是变了”。过去不少博物馆和美术馆门庭冷落,身处城市中央却如同鸡肋,而现在它们在人们生活中俨然扮演着无法忽视的重要角色,成为越来越多人,尤其是青年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一切与国家近年一系列文博普及推广行动有关,让人逐渐意识到身为中国人,不去博物馆美术馆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是一种缺憾。当然,这更与大众,尤其是青年人的文化意识的觉醒有关。在“觉醒”到来之后,去博物馆美术馆,让自己身处一件件文物悠长的历史叙述之中,便成为一种内在的必须,否则真的会OUT了,难免不让人鄙夷。 从小众爱好到大众狂欢,近年高烧不退的“博物馆热”,无疑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人们都会觉得“76%的中小学生从未去过美术馆”的城市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人们也总是对那些遍地博物馆,而且优质展览甚多的城市心生崇敬和向往。 现在“逛博物馆是生活的必须”这句话很时髦,没有人会去否定,也似乎没有人敢于否定。但是这“生活的必须”究竟是哪种“必须”却是需要说道说道。几年前一个莫奈展的主办者就对我直言,希望那些只是蜂拥前来打卡的青年人少一点,他们虽然也是购票入内,却是拍完照就走,这对主办者来说是一种“无效传播”,甚至让他感到有点泄气。 确实,现在一些青年观众是将逛博物馆看作生活的必须,而这“必须”仅仅是拍照打卡发朋友圈的“必须”,是满足自己虚荣心的“必须”。这种情况是需要警惕的。博物馆是为知识的普及而诞生的。观众将逛博物馆视作亲近知识的“必须”,才不违背初心,才是遵循了博物馆精神。打卡拍照,也是一种放松身心的人性需要,未尝不可,但别本末倒置,这也是对历史、艺术和文化真正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