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上一版   

 

2022年09月0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给老旧地铁站把脉 调研口袋公园

青年学子为城市治理提建议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徐汇青年学子为社会治理提建议。受访者供图

为老旧地铁站站内信息标识把脉、对建成后的口袋公园做调研……记者从日前召开的2022年徐汇区优秀大学生暑期见习锻炼人民建议展示会上获悉,徐汇团区委与徐汇区信访办深入联动,依托区校联动平台,积极动员参与暑期见习锻炼的优秀大学生和徐汇区政务见习团成员结合岗位工作广泛开展调研,在实践中挖掘、形成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人民建议,不断提升高校优秀学子参与人民城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把脉老旧地铁站,提出合理化建议

现场,来自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的见习学生代表进行了人民建议展示分享。来自上海大学的侯吟丞同学代表调研团队以某地铁站为例,分享了“老旧地铁站站内信息标识改善”的人民建议,针对地铁站内信息发布方式、地铁站便民设施布局等提出了完善路径。

侯吟丞介绍说,在调研过程中,他们发现了老旧地铁的信息标识与发布问题,比如地铁站台上缺乏车厢对应目标站台设施示意图。“目前乘客在上海乘坐地铁时,上车前无法得知自己选择几号车厢乘车可以更加便捷地在自己到达的目标站台找到出口、换乘通道、厕所等站台配套设施。导致人们经常在下车后,左右寻找最近的出口或者换乘通道,影响出行效率,不利于实现车厢分流上车。例如在某地铁站台,如果在首尾车厢下车,走到出站楼梯需要较长时间,如果可以让乘客提前知道楼梯靠近哪一节车厢,提前选好所乘车厢,将大大提高出站效率。”

同学们还发现地铁的运行线路图上缺乏乘车预计所需时间标识。目前,乘客想获取乘坐地铁所需时间主要依赖于手机导航软件、Metro大都会等App,车站内地铁的运行线路图上缺乏实体标识,对于部分使用智能手机有困难的人群来说,获取地铁时长信息有相当大的难度,不利于他们做行程时间规划。调研还发现,报站信息发布方式依然欠缺。

夏季天气炎热,地铁车厢内的温度成了许多乘客关注的问题。在空调开启期间,上海地铁已经同步在12条轨交线路上试行“分区调温”,即,同一列车,分设“普通”和“弱冷”两种车厢。侯吟丞介绍说,以某地铁站台为例,“分区调温”仅以广播形式告知,导致仍有很多乘客在乘坐地铁时都不知道自己所乘坐的线路存在“分区调温”,可以选择温度更加适宜的车厢进行乘坐。

地铁厕所问题也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同学们撰写的《关于老旧地铁线路信息标识改善的建议——以某地铁站为例》的调研报告中,详细指出了公厕之惑,包括进闸处的指示牌上标有“卫生间”标识,但是站内下楼后,无任何提示;厕所标志完全或部分缺失,乘客非常难找,需要寻找工作人员才能快速找到;地铁厕所和站点客流量比例不当;很多站点的厕所常处于被占用状态,有的在施工改造,有的在清洁维护,卫生维护情况也不相同;有些老站没有厕所等。

在解决方案上,上大学子们也开动脑筋,比如建议在地铁站台立柱上、墙面上或立式信息牌上增加车厢对应目标站台设施示意图,在上面显示列车运行线路上每一座站台配套设施对应的车厢号;在地铁运行线路图上标识从出发站到运行线路各个到达站所需的乘坐时间,标识在每一站的圆圈内或相应站名附近,使乘客直观了解到到达目标站所需时间。

“我们建议在屏蔽门内侧对应车门上两扇窗户位置以及车厢大窗户靠隧道墙一侧设立站名指示牌,或者借鉴北京地铁在车厢大窗户处采用“魔镜”车窗,显示列车到站信息以及站台设施信息。”侯吟丞分享说,至于空调问题,则可以在站台地面、屏蔽门和车厢上张贴“弱冷”指示标识,让乘客根据标识指引乘坐温度更加适宜的车厢。

调研口袋公园,探索建设方向

同济大学的吴琪同学和组员们关注到了人民城市理念引领下的公园城市建设,他们以乐山绿地为例,完成了面向“建成后的口袋公园”的专题调研,探索“推窗见绿、开门入园”的公园之城建设方向。

调研报告显示,公园使用习惯上,正值酷暑,居民使用公园的时间集中在12点之前以及18点之后。居民在公园内的停留时长普遍较长,25%的居民单次使用时长超过1.5小时,40%的居民单次使用时长介于1小时至1.5小时之间。

调查还显示,居民在公园的主要同行人为老年朋友(60%)及孩童(25%)。居民到公园的主要目的为锻炼身体(75%),具体活动包括散步、器械运动、骑车跳绳踢球。其次为聚会交谈,依据访谈情况来看,聚会交谈集中体现在退休老年人的老友交谈之间。35%的居民在公园中看护孩子,20%的居民到公园旅游观赏。小组成员总结9类公园功能与设施表单,根据居民访谈,得到正负清单,其中较为明显的是居民更希望在口袋公园中有一些人文科普与环境指标数字化展示。

吴琪介绍说,他们对未来口袋公园建设还有一系列设想。首先可以采取共建的方式,吸引社会参与,公园建设后,社区组成居民维修达人队伍,并与建设设计单位形成联系机制,在公园遇到维修问题可以得到及时反馈与指导,以保证口袋公园设备使用率和避免危险事件的发生。

“口袋公园应是居民的庇护地,提供喧嚣城市中的绿洲,在安全便捷条件设施充分放置的同时,有治愈居民的精神力量。可适当提供便民服务,例如自动贩卖机或饮水设施,售卖女性用品等。”吴琪介绍说,在这份调研过程中,他们还建议,结合学校组织学生自然、设计知识等现场研学,结合绿地的良好设计,增加科普二维码等,成为孩童成长接触大自然第一站,同时培养爱护园地的习惯,增加历史文化介绍,保留社区精神。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