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都市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0月2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曹杨一村一工区成套改造项目仅一个月签约率达85%

首个工人新村收到特别“生日礼”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社区青年一直在推进旧房改造工作。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9月29日,曹杨新村街道各科室5位青年下沉到曹杨一村一工区,对15栋楼共411户居民开展旧住房成套改造签约工作。如今正好一个月,签约率已达85%。这也是给明年过70岁生日的曹杨新村最好的“生日礼”。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推进成套改造 跨组合作上门走访

“阿姨好,我们是街道的。”爬上嘎吱作响的木楼梯,郭松柳敲响了曹杨一村45号一室的门。“没空呀,老姆妈还在刷牙。”“那我们等等,来忙忙侬。”一旁,郭泽奋回应道。曹杨新村街道团工委负责人郭松柳和街道网格中心工作人员郭泽奋在逼仄的楼道里等了5分钟,直到姜阿姨开了门。

一村里,签约率达100%的楼栋都贴上了大红喜报,8-11号楼更是创造了“曹杨最新改造速度”,拉起了祝贺横幅。

收集民声民情 多走多听不怕麻烦

改造签约现场共分6个工作组,郭松柳在6组,郭泽奋在4组,这次对45号的上门走访,是跨组合作。13平方米的一室户里,住着姜爷叔和他94岁老母亲,红色木地板打了蜡,屋内五斗橱、大橱并排而立,房间虽小,但窗明几净。白天,爷叔的姐姐姜阿姨会来帮忙照顾老母亲。自1961年搬来,老母亲从未离开过曹杨一村。“我们不拖后腿,会签约的,老姆妈只是想过完年再搬。”姜阿姨是“直肠子”,一边给老姆妈喂蛋白、酸奶,一边提出个要求:“晾衣服不要装那种伸缩杆,就要这种竹质的晾衣杆。”

“好的,我们记下了,到时候都可以反映商量。”这是在街道工作的郭松柳第一次长期驻扎在社区。

社区青年在“串门”中成长

改进说话艺术

“你好,我是成套办工作人员,想跟你聊聊改造签约的事。”刚来基地,郭松柳的开场白既程序化又没感情。“小郭,你这样居民不会签约的。”工作组里的“老法师”事后点拨了她。于是,她渐渐学会了拉家常,“爷叔,在烧饭啊,红烧肉很香啊。”

另一个瓶颈也时常困扰着郭松柳。“我不想签,我一辈子住在这里,住得很好的。”往往居民的一句话,让她准备的一大段话憋回了肚里。多跑几家后,郭松柳就发现,一般说这话的居民,背后可能有难言之隐。青年要有“钻牛角尖”的精神,一定要坚持问到底,问出困难后才能有的放矢帮忙解决。

用真情换真心

“你们知道伐,我这个地板用了30多年还很好,要改造可以,要对地板做补偿。”虽然把家安置在了桃浦,面对一村的房子,李伯伯的这番话一时让工作组傻了眼。郭松柳跟着工作组“老法师”四次前往李伯伯家中,渐渐知道了李伯伯有个患癌症住院的老伴,知道了他儿子时常忙于工作,但每次长聊后,老伯都没松口签约。“其实你们一点都不关心我。”又一次上门后,老伯不高兴了,一度连电话都不接。

重阳节前一天,郭松柳和组员再次上门,这一次大家像家人一样围坐在客厅的桌边,虽然脖子上戴着成套办工作证,但对签约只字未提,他们倾听老人回忆往昔。老人触景生情流泪,他们跟着抹眼泪,老人说到开心处,脸上皱纹舒展了,他们也欣慰地笑。等第二日重阳节,郭松柳提着重阳糕上门后,老人收下了重阳糕,也签了约。

学会总结经验

在街道和大数据打交道的郭泽奋来到一村后,虽然每天只在一村里转悠,但步数不知不觉都能刷到1.5万步。

郭泽奋还总结了“听风、追风、破风”工作三部曲。听风者,先了解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追风者,了解情况后,结合自己的科室特点,看能解决什么问题就帮忙解决;破风者,遇到的确不愿签约的居民,从细节入手,努力耐心沟通,最终顺利签约。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