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都市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7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暴雨又“上线”!宝山区雨量刷新历史极值!重要的天气变化将至!

后天起升温明显 下周中高温来袭

青年报见习记者 陈泳均

    昨天,申城的暴雨让行人猝不及防。    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昨天,申城的暴雨又“上线”了。受强降水云团影响,昨天上半夜以前,本市大部地区6小时累积雨量达50毫米以上。上海中心气象台已于昨日6时35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市防汛指挥部决定于昨日6时35分启动全市防汛防台Ⅳ级响应行动。未来七天仍是雨水连连。何时出梅?上海中心气象台表示,出梅的关键因素在于本周六以后副热带高压的走势。 

青年报见习记者 陈泳均

今年梅雨威力有多大?

以昨日这场雨为例,记者从上海气象台获悉,此次降水累积雨量可达大雨到暴雨。这场降水或将持续到明日,过程雨量80-110毫米,局部超过150毫米,可达暴雨程度,最大小时雨强30-50毫米,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分散性雷电。

受雨水打压,15日-16日本市气温下降明显,最高气温23℃-24℃,全天温差极小。昨日最高温度22℃,今天最低温度20℃。

今年梅雨下得那叫一个“疯狂”。截至昨天,梅雨期已达36天,较常年平均多13天,创本世纪之最。梅雨量北多南少,最大出现在宝山588.6毫米,市区徐家汇站431.2毫米,是常年的1.8倍。

那么,地处太湖下游的上海将如何应对?记者从上海市防汛办获悉,上海将及时响应上级部门指令要求,优化水利工程调度方案,为上游泄洪创造空间。此外,上海积极推动淀浦河西闸工程加快进度,比原计划提早了一周实现通水,以缓解上游泄洪的压力。同时,启动蕰藻浜西闸开闸泄洪,截至10日12时,累计泄水量约1960万立方米,有力保障江苏相关地段水位的回落。上海还迅速组织黄浦江沿线4座水闸开闸纳潮,沿长江、沿杭州湾各水闸(泵站)加大外排力度。组织堤防管理部门切实加强江河堤防巡查防守,做到险情早发现、早处理。

究竟何时出梅?

出梅!出梅!究竟什么时候能够出梅?小伙伴们,重大的天气变化要来了:本市将从18日起升温,阳光充足。

上海中心气象台预计,18日前后环流形势将有所调整,梅雨东段将北抬至淮河流域,本市转为阳光+午后局地雷阵雨天气,气温明显回升。19日起申城最高气温预计可达34℃左右,下周中期更有可能遭遇35℃以上的“高温连击”。

不过,气象意义上能否出梅尚需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标准来判断,首先是位于东经120°至130℃的副热带高压脊线超过北纬26°。其次,日均气温大于等于27℃,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0℃。此外,还需满足连续6天以上无雨水。因此,需要密切关注18日以后副热带高压的走势。

有趣的是,除了气象上的出梅,还有一种根据节气集合干支来推算的历法出梅。气象部门介绍,按照历法规定,芒种后逢第一个丙日或芒种当天为丙日即为入梅,小暑后逢第一个未日或小暑当日为未日即为出梅。依照此计算方式,今年6月12日入梅,7月15日出梅。出梅后即伏天。

[小贴士]

即将到来的三伏天如何养生?

超长待机的梅雨季还没远离,三伏天又要来了。按照传统的推算方法,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因此,今年7月16日就将入伏。今年的三伏天共计40天。一般来说,三伏天通常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日子。有网友表示,“暴力梅”遇上“三伏天”,这是要下“开水”的节奏。三伏天其实是养生的关键时刻,三伏天养生要牢记以下几个关键点。

伏天可在晨昏之时,适当出门活动,时间以半小时为宜。但是夏季锻炼讲究轻缓,不可剧烈运动。

如果身体比较虚寒的朋友,在三伏天坚持不吃冷饮,那么身体寒气将会驱走大半,可起到冬病夏治的功效。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活动。外出时最好穿浅色、宽松的衣服,戴宽边帽或打遮阳伞。护好咽喉、后心,有助于帮助身体缓冲低温的寒气。无论是开空调、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