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04月2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85后企业家沈家欣:将“创业”这杯酒倒进上海的杯子

疫情之下也可以一起“云干杯”

青年报见习记者 陈嘉音

青年报见习记者 陈嘉音

本报讯 十年前,毕业回国的沈家欣来到上海,投身葡萄酒行业,创办了全国唯一山洞保税酒窖和“WinetoChina酒到中国”品牌。在她看来,餐桌上的葡萄酒背后,不仅是一个新的市场,更是一种不同的生活观念。2020年的疫情加速了各行业的“代谢速度”,葡萄酒行业也不例外。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这位85后的企业家却加速了向市场前进的步伐。

在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上,85后葡萄酒企业家沈家欣接受青年报记者的采访,分享了一个关于“文化普及”和“云干杯”的创业故事。

创业离不开优质的“土壤”

上海一直是创新创业的沃土,全球英才在此同场竞技。刚回国创业的时候,沈家欣也遇到过不少困难:第一道关就是葡萄酒的文化普及。

“在美国和法国学习工作的这几年,我发现葡萄酒就是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饮品,和收入水平关系并不大,就像咱们中国人喝茶一样,有上万的岩茶、普洱,也有按公斤卖的茉莉花茶。”在中国人眼里,喝茶和收入水平没有直接关系。西方人喝酒也一样,虽然有几万甚至几十万一瓶的收藏品,但更多的是三五美金的日常餐酒。

“到了咱们国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将葡萄酒界定为奢侈消费,我回国创业就是希望能在国人对葡萄酒越来越了解的路上,略尽绵薄之力。”

2010年,沈家欣在上海创办“佘山59”酒窖(全国唯一山洞保税酒窖)及“WinetoChina酒到中国”品牌。从此,这位年轻的企业家就在葡萄酒及葡萄酒文化推广上一路高歌前行。

为什么将“创业”这杯酒,倒进“上海”的杯子里,沈家欣有三个考量:首先是上海离市场近。上海有海派文化背景,对新事物包容度高,且能引领全国的消费浪潮。

其次,上海丰富的人才储备也令她倾心。“葡萄酒专业还是个小众领域,有经验者少之又少,但我们团队大多有葡萄酒学习或工作背景。在其他城市想要吸引这部分人才,不仅困难,可能还要开出倍数级的待遇。”

她告诉记者,第三个原因就是营商环境好。

“业务范围以外的精力我们几乎没有浪费过一分钟。”沈家欣屡屡被政府的政策支持及效率所震惊感叹,“能把所有精力用在企业发展上,对一个初创公司来说太重要了”。

新体验带来“新增量”

厕纸和葡萄酒,这两样商品成了疫情期间欧美囤货榜榜首。沈家欣告诉记者,全球疫情下,西方发达国家的葡萄酒消费出现了逆势上扬。而在中国,国人尚未养成日常自饮葡萄酒的习惯,加之疫情下,西餐厅之类的葡萄酒消费场所停摆,直接导致线下的葡萄酒消费断崖式下跌。

但是,在线新经济却在葡萄酒行业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在天猫国际发布的消费总结中,就有“云干杯”这个关键词。在疫情期间,线上销售非常火爆,达成2天卖出12万瓶进口葡萄酒的成就。其中,女士最爱的甜酒卖出了15000瓶。

作为一名创业者,沈家欣敏锐地看到了机遇。“疫情下,作为企业主,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的机遇到底在哪里。”西餐等小店是葡萄酒消费的主要场景,小店虽小,却是上海的气质和魅力,也是新消费概念中的“夜经济”及“小店经济”的主要载体。

“三月下旬,我探访了上百家提供葡萄酒的沿街小店。意外的是,他们在疫情后很快复苏,并且还都活得很好。”沈家欣说。

对此,沈家欣总结了这几家店的共性——创新的经营模式、强特色的店铺风格、深厚的文化属性、提供丰富的内容、更多交互及体验。

对话

在创业过程中,你的企业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受文化及历史影响,葡萄酒世界离大家太远了,其实感兴趣的人很多,但他们找不到入口,市场始终持一种半开放、半观望的态度,不管是吸纳人才这一块,还是与其他领域开展合作,这还是个从0到1的过程,在推进上我们得有耐心、足够用心、肯花更多精力,去团结各界力量,所以也很高兴能借《青年报》这次采访的机会,再次和大家讲讲葡萄酒行业。

疫情期间,你们受到了怎样的影响,又是如何在危中寻机?

葡萄酒行业受到的影响还是挺大的。西方发达国家的葡萄酒消费出现了逆势上扬,而中国葡萄酒消费场所停摆,直接导致了葡萄酒消费断崖式下跌。

我一直相信危机与机遇并存,坚定了我打造精品葡萄酒体验中心的决心。葡萄酒是一种文化习性很强的商品,要慢慢来,企业是急不得的。只有给客户带来新的优质体验,客户才会跟你一起“云干杯”。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