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5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儿童去年人均阅读40本书,成年人汗颜吗?

警惕“孩子读书热,大人读书冷”

青年报记者 郦亮

    当孩子变成了成年人,难度阅读习惯会退化吗?

    青年报资料图 记者 施培琦 摄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与儿童数字内容平台KaDa故事最近联合发布“2018中国儿童数字阅读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儿童人均电子书阅读量已达40本,几乎是中国成年人阅读量的10倍。面对如饥似渴读书的孩子,成年人难道不汗颜吗?

这份“2018中国儿童数字阅读报告”有两个数字特别引起了青年报记者的关注。一个数字是2018年中国儿童数字阅读潜在用户规模达2.5亿,潜在市场规模达5000亿元。这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过去人们以为儿童阅读基本上都是纸质图书。另一个数字就是2018年中国儿童人均电子书阅读量已达40本,这个数字十分惊人,远超全球最大童书出版社Scholastic调研公布的美国儿童人均每年23本的阅读量。

也就是说,中国的孩子十分热爱阅读,他们的热情甚至于在世界上都可以排在前列。不过相比之下,中国成年人的阅读热情就没有那么高了。青年报记者将上月发布的“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与此作了对比。结果发现,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与2017年的4.66本基本持平。这个数字和以色列等国的国民阅读数量相去甚远(严谨的国际阅读率比较研究显示,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当下韩国国民人均阅读量约为每年11本,法国约为8.4本,日本在8.4-8.5本之间)。而和孩子相比,中国成年人读书量甚至只有他们的十分之一。

尽管在孩子面前,成年人的读书量显得很可怜,但这丝毫不影响家长为孩子买书的热情。“2018中国儿童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家长消费意愿度迅速增强,当月复购率年增长近3倍。在付费意愿城市排行榜中,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上海、北京。分析人士称,这说明经济发达城市的家长更愿意为孩子的精神文化内容买单。

这确实是一个颇耐人寻味的现象。一方面,家长普遍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所以让孩子多阅读,在买书方面毫不吝啬。另一方面家长自己没太多时间阅读,没有办法做到以身示范。这体现了家长在培养孩子阅读方面的功利心态。即不希望看到孩子在阅读上落后他人,但自己又为自己的少阅读寻找各种借口。

资深出版人李德明在点评这一现象时表示,这个问题应该得到关注。因为都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自己不读书却要让孩子读书,这本身就缺乏说服力的,尽管在逼迫之下孩子一时会进行阅读,但是阅读习惯仍然难以养成。当然更关键的问题是,家长其实是孩子阅读的把关人,孩子读什么书,都是家长说了算。如果家长自己缺少阅读经历,那势必会影响把关的水准。家长如果很容易被忽悠,那最终受伤害的还是孩子。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