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铁三角十年后在《聊斋》重逢

记者 陈宏

本报讯 一场观众见面会,能开2个多小时,观众还都不愿意离场;3场演出,门票全部售罄,还要加座。这就是林奕华戏剧的魅力。虽然每次采访林奕华,媒体们都面对着几小时的采访录音,手足无措,但不能否认的是,观众们爱他。10月26-28日,他十年之后重组铁三角、找回《华丽上班族》时的主创张艾嘉和王耀庆,共同创排的《聊斋Why We Chat?》,将作为第二十届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登陆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不出所料,又成了上海文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昨天,林奕华和张艾嘉、王耀庆一起,和媒体、观众一起畅聊这部作品。尽管连王耀庆都自嘲说“观众看一遍跟看两遍没区别,都是看不懂”,但所有人都愿意在林奕华的作品中,寻找自己的感悟。林奕华说,这部结合古典文学和现代演绎的作品,自己特意把聊和斋两字拆开解读,因为这两个字也无疑触及了当代人的痛处。

《聊斋》以蒲松龄《聊斋志异》为发想,故事借由叫“斋聊”的聊天软件,渐渐拨开在络绎不绝的酒店中发生的那些秘密。作品尝试借同名原著中对社会道德制度的批判,对好坏对错的进一步剖析,来探讨都市男女在家庭和事业之间的自恋、嫉妒、支配、被动攻击性人格和身份焦虑之间复杂却立体的关系面。

导演林奕华说:“‘聊’是精神寄托,‘斋’是狭小空间,里面有很多知识。光在书名的头两个字上,已是现代人的生活写照。”他表示,这些古典名著是我的伙伴,从小玩到大,他非常喜欢在这些文字中去找寻自己创作的灵感。

林奕华昨天透露,小时候读《聊斋》时,和如今读完全感受不同,“我去年夏天重新读完,发现四个字特别重要,那就是改变命运。”林奕华认为,蒲松龄的魔幻故事其实可以给到当代人感同身受的东西,虚实难以分清,是《聊斋》给人的感觉,而很多现代人的生活也是如此这般。

值得一提的是,林奕华这次特别邀请张艾嘉、王耀庆,三人在阔别十年之后,重返舞台。十年前,在《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中,王耀庆饰演的大伟是在无间道里的鬼,张艾嘉饰演的张威是在十字路口的人。当他们相遇,就形成了不可改变的宿命。十年后,张威跟大伟已不可能重逢,但张艾嘉跟王耀庆却又再一次相遇,在《聊斋》里。与前一部戏不同的是,他们的人生将会有很多选择,因为在人与鬼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可能:百变的狐。当张艾嘉是狐狸时,他的道行会不会毁于王耀庆的手上?当王耀庆是狐狸时,他的尾巴会不会被张艾嘉抓住?又或当狐狸对上狐狸,谁会是它们的第三者?是人还是鬼?这一切都等待观众在剧场之中找寻答案。

“没看懂,就再看一遍,”演员王耀庆说,“林奕华的戏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观众每次看,都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引发感触的东西也不同。”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