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8月0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出版社玩跨界成为潮流

偶尔试水莫要变成“不务正业”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这两天余华的新杂文集《我只知道人是什么》成为了业内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是青年报记者却发现,这本中国作家写的中文书,却是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这实在是以翻译出版外国作家作品著称的译林出版社的一次“跨界出版”。青年报记者注意到,现在这类玩跨界的专业出版社越来越多。不过在拓展财源的情况下,专业出版社也应该记住“术业有专攻”的道理。

玩跨界的出版社越来越多

位于南京的译林出版社是有名的出版译著的出版社,在官网上赫然写着译林出版社“主要出版面向海外的外文版图书、外语工具书、外语学习教材及学习辅导读物、外国文学作品及外国社科著作、外国文学及语言研究论著等”。这么来看,余华的中文杂文集是无论如何都不在这个范围之内的。很明显,这次是译林社的一次跨界出版之举。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另一家著名翻译作品出版机构上海译文出版社。虽然这家出版社仍然主打外国的名著名译,但近年也在中文作品出版上小试牛刀,出版了《花非花:周国平对话王小慧》、著名摄影师阮义忠的《摄影美学七问》等中文原创作品。一时间让人疑惑这家老牌专业出版社是不是考虑转型。

其实这些跨界现象最集中的还是在童书出版领域。按照读者一般的印象,出版童书最多的应该是少儿专业出版社。但是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34家专业少儿出版社,但是目前在出版童书的出版社有多达546家,而全国总共才有582家出版社,也就是说大部分出版社都在跨界做童书,不管是不是属于自己原本出版的范畴。有人对出版童书的机构进行了一个销售排名,结果发现除了一些专业少儿出版社之外,很多跨界出版社也榜上有名,比如机械工业出版社。熟悉这家出版社的读者都知道,机工社一向以出版机械工业专业图书、经管类图书和教辅出名。现在看来,在童书界玩得风生水起,这可能会成为机工社的又一个经济增长点。

“不务正业”不应成为主流

出版社纷纷玩跨界的目的其实很明显,跳出自己的专业出版领域,开辟新的疆域,也就等于多了一个经济增长点。就像余华的这本杂文集《我只知道人是什么》。余华的作品从来都是出版社争抢的目标,这源于余华作品的畅销和长销。所以余华的杂文集销量的预期也是很可观的,可能一本书就抵得上好几本译著,这也就是译林社一定要跨界将余华作品版权抢来出版的原因。

为什么童书领域跨界的出版社会那么多?原因还是一样的。在出版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童书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还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图书领域。这么大的蛋糕,如果只让34家专业少儿出版社来分食,其他出版社不仅眼红而且不甘心,所以纷纷涉水童书领域,也要分一杯羹。

当然,跨界出版如果偶尔为之也无可厚非,有时甚至还会产生一些惊喜。比如上海译文社的《花非花:周国平对话王小慧》,因为王小慧有国外生活的背景,两人所谈的很多也涉及西方艺术和哲学,这本书经过具有极强外国著作出版经验的上海译文社的编辑出版,倒也有了不少新意,这当然是意外之喜。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有一些出版社玩跨界玩得乐此不疲,渐渐地俨然试水的领域变成了自己的主业,而过去的主业则变成了副业。对于出版社来说,这是对自己原有的出版品牌的一种稀释,过去专注于某一领域图书的出版,形成了自己的品牌,读者买书就认这家出版社,现在什么书都出,面目反而是有些模糊了。另外,所谓“术业有专攻”,做自己不熟悉的图书,质量是要打问号的。而对于读者来说,现在各种出版社都在出各种书,简直是一团乱麻,选书更加困难了。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