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6月2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海音乐剧市场新动向不再是殿堂级撑天下

青年报记者 陈宏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本报讯 都说国内尤其是上海的音乐剧市场越来越成熟,最明显的标志是,引起市场热捧的,不再是“入门级”或者“殿堂级”的老牌名剧,一些百老汇或者伦敦西区的新兴大剧,也被市场认可。这证明,观众们已经接受了音乐剧这种形式,而不再只是“赶时髦”去看几部耳熟能详的经典,“这是音乐剧市场发展的一种必然,随着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国内引进方不能总吃老本,去探索在如今的西方很成功的新剧,是音乐剧市场未来肯定要走的路。”著名音乐剧专家、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近年引进国内的音乐剧中,大多数都有坚实的粉丝基础,如《猫》,以及有同名电影、小说做支撑的《窈窕淑女》《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导致引进方在宣传时有着同样的“套路”,“都强调自己是经典剧、老剧,有过多少年的巡演历史”,剧评人叶葳蕤总结这些大IP的特点。

可在今年,引进音乐剧市场的风向突然变了,不再是经典老剧一统天下,“新剧”开始出现在国内市场。标志事件当属诞生仅五年,却在欧美红透半边天的《长靴皇后》将于夏天首度来华。该剧讲述一家英国鞋厂的另类复兴故事,主角之一的劳拉玩起变装元素,帮鞋厂设计一款红色高跟长靴,拯救了面临倒闭危机的鞋厂。《长靴皇后》的舞台效果华美热闹又欢乐,故事核心围绕爱、勇敢、尊重等正能量主题,在欧美五年演出数千场均爆满,已成为目前欧美剧迷的新欢,成为“新经典”音乐剧的标杆性作品,连著名歌手泰勒·斯威夫特都是忠实粉丝。

“其实百老汇音乐剧更新换代很快,我们想让中国观众和百老汇‘无时差’同步一次,不出国门也能有机会看到现在世界上最潮的音乐剧。”引进方负责人李真说,观众越来越知道,“音乐剧不止有一种风格”。

叶葳蕤也表示,“我最怕的就是,如果有观众第一次看的音乐剧是《歌剧魅影》,他就以为所有的音乐剧都应该是这个风格,然后用‘魅影’的特点去套其他剧。”

当然,现在的音乐剧市场,还远远谈不上稳定和庞大,也因此,经典老剧在宣传上,会相对轻松,毕竟有观众认知基础,而对多场次的新鲜大剧来说,前几场卖给“识货”的粉丝没问题,但观众人群是否足以支撑后面的场次,也成为考验主办方的课题。

对此,费元洪认为,像去年《摇滚莫扎特》的成功,可以给其他剧提供一种范例,这些新鲜的大剧“都在85后和网生代群体中有黏性非常高的粉丝量,很可能开演后立刻在核心剧迷圈得到好评,随后的场次纯靠口碑卖爆。”

能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包括《长靴皇后》在内的这类剧,必须在某个圈层中很有影响力,而且质量也相当不错的剧,具备通过口碑发酵、走向大众,成为爆款的潜力。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