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18年02月0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宝山社区通平台凝聚近30%青年居民 打造新型熟人社区

一言不合就拉黑,只知昵称不知真名实姓,因为披上“马甲”动不动就网络暴力甚至伪装成邻居行微商之实……在不少小区的业主群里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

近日,在全市创新推出的宝山社区通平台已经满周岁了。在社区通上,所有的用户经过实名认证,信息真实有效,确保上线的是“真正的邻居”,发布的是“真切的邻里事”,让居村民摘下“网络面具”。据昨天宝山社建办披露的数据显示,已经注册的40多万居民中有近三成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此前,我们的工作是将年轻人从线下引到线上,现在我们的工作是让他们从线上再回到真实的社区。将互不相识的‘生粉’通过一系列符合青年特色的活动揉成‘面团’,再煮成‘熟面团’,打造新型熟人社区。”宝山团区委书记郁梦娴介绍说。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娃在玩乐,年轻爸妈在议事

“作为团干部,我们想让更多年轻人站出来。本以为网络可以凝聚青年,但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反而青年在网上的声音不够。”一直以来,难以遇见社区青年是1983年出生的友谊路街道团工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张恺凯工作难以施展拳脚的一大原因。

去年年初,宝山开始推广社区通平台,要求每个小区设置独立二维码,居村民微信扫码后,实名认证、审核信息方可成为用户。这样的平台似乎打破了原来的僵局,使得青年“回流”到各社区的居住地。在张恺凯看来,凝聚青年并非只靠一句口号就能实现,而是需要举办各种创意活动吸引年轻人。友谊路街道有30多个居委会,通过成熟的青年中心,可以在社区通平台上统一发布,让感兴趣的年轻人报名参加。

“社区通只是一个平台,最终的目的还是将年轻人拉回到现实。毕竟,年轻人在网上或潜水,或建言,与现实还是有一定距离。作为团干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线上线下打通,增加年轻人与社区的沟通渠道。”考虑到现在的青年白领工作压力较大,周末又要忙于小朋友补习,回归到社区机会比较少,将他们聚集起来的难度较高,于是,张恺凯将功夫花在了活动上。

为此,2018年1月份友谊路街道团工委组织青年中心爱阅屋项目与住友宝莲居民区团支部对接,住友宝莲社区通过社区通发布活动信息,组织社区内的年轻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假期爱阅屋亲子绘本阅读活动。今年寒假期间共举办了3期活动服务了近40组家庭。友谊路街道酷乐青年中心则是一家以网球运动为核心的综合场馆,2017年寒假前期,通过社区通平台,街道面向辖区内37个居委81个小区发布“寒假冬令营”网球体验营招募活动,通过社区通平台招募6-14岁的青少年30名开展了为期3周的网球启蒙课程。

“我们辖区内的商品房小区,居民年龄偏轻,周末家长会带孩子出去玩,到外面花钱参加各种艺术、运动等培训班,我们针对他们的需求设计了亲子网球、亲子阅读等活动,将他们需要的服务打包成公益项目,寒假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展了两三次活动,活动反响很好。”张恺凯透露。

从社区陌路人到青年志愿者

和张恺凯一样,1988年出生的月浦镇团委书记胡靓同样为青年很少在社区出没头疼过。“社区通最早在月浦镇进行试点,推出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共治。没想到它后来成为凝聚青年的神器。”

沈巷片区是月浦镇基层社区按地域划分的三个片区之一,自2017年2月起推广社区通,截至目前沈巷片区共有注册用户4438人,其中40岁以下青年占比达40%,是月浦镇三个片区中年轻人最为集中的片区。在社区通平台推广初期,居委干部发现青年人注册率高,但活跃度不够,根据每周详尽的大数据统计显示,不少青年只会潜水,从来不参与活动,也不跟帖留言。

对此,80后党支部书记支晓敏通过大量走访调研,了解到不少年轻妈妈们提出家里有很多闲置的儿童衣物和玩具,希望能有一个跳蚤市场。支晓敏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吸引注册青年用户走出家门、融入社区的机会。于是,她和居委会合计,在社区通平台上发布了第一条“亲子”主题的活动征集,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活动中,一些社区青年提议在活动中加入公益元素,让孩子的参与过程变得更有教育意义。

家住昱翠湾的青年居民韩红娟是一位“二孩”妈妈,也是首个被支晓敏挖掘出来的社区青年骨干。2017年7月,沈巷片区通过“社区通”发布“悦读沈巷,幸福成长”亲子阅读微视频比赛,吸引了韩红娟的注意。最终,她的作品脱颖而出,还入围由月浦镇妇联推荐参与上海市妇联举办的“相伴共读,书香润德——家庭创意亲子阅读微视频”征集投稿活动,在比赛期间,“社区通”为她和几位居民的作品拉票加油。最后,韩红娟家庭作品获得了优秀奖和人气奖两个大奖。

2017年10月27日,韩红娟看到社区发布了招募“重阳节慰问老人”志愿者活动,她回家与大女儿商议后报名参加,并主动向居委提议,鼓励社区孩子一起排练节目慰问老人。居委会采纳了她的建议,并通过社区通平台公布和征集了其他家庭的节目。

“像韩红娟这样因为‘社区通’,从社区陌路人到成为青年志愿者的案例不少,他们结交了更多的家长,彼此交换生活心得,成为了社区青年骨干,用自己的行动来感染和带动更多同龄人。”在胡靓看来,希望年轻人能将一些先进理念传达到社区,形成团干部搭台,青年骨干挑大梁的社区志愿服务模式,进一步促进青年走进社区,发挥青年专长服务社区。

[解读]

给青年加把火,让青年有社区归属感

“原本我觉得吸纳青年到‘社区通’上就是例行公事,没想到真的派上大用场了。”1988年出生的陆美华是宝山区顾村镇好日子大家园二居委的社工、青年突击队成员,也是从事小区社区通工作的社区干部。近日上海十年一遇的一场大雪让她亲眼见证了社区通凝聚青年的力量。

1月25日,魔都迎来了数年不遇的大雪,当晚社区通就发出了SOS征集令,并亮出了物业自制的“除雪神器”——利用小区尚未清理的建筑垃圾中的废旧板条制成的宽大又适手的推雪工具,希望能募集第二天来扫雪的志愿者,消息刚一发布就迎来了不少年轻人点赞。

第二天一早来了20多个居民,其中有六七个是年轻人,这样的人数已经超出了陆美华等人的预期。这场“抗冰消雪攻坚战”甚至还吸引了社区小朋友的帮忙。活动结束不久,志愿者们铲雪的画面就被热心居民传到了社区通上。

陆美华告诉记者,以前居委会都不知道年轻人在哪里,很多青年业主甚至都不知道居委在哪。现在有了社区通,他们有疑问直接在平台上发声。

和顾村一样,罗店的青年刘先生也是通过社区通加入了志愿服务组织。当了解到有的居民抱怨由于小区距离电脑维修点太远,不方便时,刘先生提出愿意免费为大家提供上门维修服务。

据悉,“社区通”是宝山运用社会治理创新中新理念、新技术破解民生工作“堵点”,探索推出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以居村党组织为核心、以全体城乡居民为对象、以有效凝聚精准服务为特点的信息化、枢纽型工作系统,这为宝山共青团工作“E线”联系、凝聚、服务青年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和宽广的平台。“目前社区通的实名用户年龄在35岁以下的为117022人,占比27.25%。”宝山团区委书记郁梦娴介绍说。

“可以说,社区通充分发挥了青春正能量,给社区更多的黏性和活力,让团的工作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是一种双赢。”郁梦娴介绍说,他们将生活在宝山的团干部、大队辅导员、青年骨干、青联委员规模化、组织化地排摸出来,通过社区通,与街道团委书记成功接头,成为铁粉。做到“团队干部有任务,团员青年有态度”,鼓励团队干部(团组织负责人、青联常委、大队辅导员等)利用自己的资源每年牵头两项或参与四项社区活动。譬如区青联副主席、书法家唐吉慧是中国书协会员、上海青年书协副主席,书法作品可谓名家名品,但这次通过社区通发布公益项目,免费给社区写春联,受到居民欢迎。

郁梦娴表示,以前社区团干部都反映找不到青年,为了让他们遇见青年、让青年遇见共青团,团区委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要求团干部亮身份,让居民区团支部建设更加健全。以活动为媒介,增强上班族的社区向心力,凝聚感,再通过核心活动的牵引,将骨干青年培养成为社区的新生力量。“打个比方,社区青年好比是生粉,我们通过社区通给他们加点水,把他们粘在一起,再通过活动给他们加把火,从而打造熟人社区,让青年对社区有归属感。”

■A04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