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城事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12月0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13年间从“无危”到“极危”

禾花雀面临“被吃光” 在上海比较罕见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本报讯 12月5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黄胸鹀的评级从“濒危”升级为“极危”,13年前,黄胸鹀还属于“无危”状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称,中国部分地区为食用而过度捕猎黄胸鹀是其数量迅速减少的主因。记者昨天了解到,这一鸟类不属于上海的常见鸟,只能偶尔得见,因此也未发现过有捕猎现象。

13年从“无危”到“极危”

黄胸鹀俗名禾花雀,身长十几厘米,其胸腹部为鲜黄色,经常筑巢于矮树丛底。每年冬天,这种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的小候鸟会从西伯利亚到中国东北的漫长地带起飞,一路南下迁徙到中国的南方乃至东南亚地区,行程可达4000公里以上。

据悉,2000年8月,中国国家林业局就将禾花雀列为三有物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08年,广东省也将这种鸟儿列为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2000年时,禾花雀还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无危”级别鸟类,但只是短短的13年时间,这种分布广泛的小鸟就将近濒危。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编制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是一项将物种受威胁程度依次分为6个等级的名录,分别为:无危、近危、易危、濒危、极危、野外灭绝。13年间,黄胸鹀的评级经历了“五级跳”。2004年,黄胸鹀由“无危”改为“近危”,2008年“易危”,2013年“濒危”,到本月5日变为“极危”。与之相比,大熊猫如今的数量已经恢复到“易危”的级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称,此次黄胸鹀的升级是因为“观测显示,黄胸鹀的全球物种减少速度大大高于此前的预期,这一点在过去11年间尤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坦言,除了农业活动和栖息地受影响等因素外,黄胸鹀物种数量大幅减少的主因是人类为了食用黄胸鹀而进行的过度捕猎:大量黄胸鹀被用鸟网捕捉后,煮熟并以“麻雀”或“稻鸟”的形式出售。这种做法以前只限于中国南方的一小部分地区,但现在变得更加普遍和流行,捕鸟者现在必须广泛活动才能获得足够的黄胸鹀。尽管1997年中国政府禁止了黄胸鹀买卖,但仍有数额巨大的交易在私下里进行。

非法捕野鸟20只以上可获刑

在中国,禾花雀被认为是一种美食,食客们将其称为“天上人参”,并称其有补肾壮阳的功效。尽管1997年中国已明令禁止猎捕禾花雀,但捕杀食用这一鸟类在广东地区仍较为常见。

不过记者昨天从上海野保部门获悉,禾花雀并非上海的常见鸟,在上海也较少能看到这一鸟类,只是偶尔能在冬季看到。因此也未发现过有捕猎现象。

据了解,在上海,城镇居民区能看见的鸟类包括白脸山雀、棕头鸦雀、白头鹎、乌鸦、珠颈斑鸠、麻雀、喜鹊、八哥等,麻雀、白头鹎常见,其他少见,喜鹊、八哥也逐渐从市中心退向偏远郊区。在田间树林,能常见到棕背伯劳、斑头鸺鹠、家燕、金腰燕、短翅树莺等。冬季麦田中常见凤头麦鸡、灰椋鸟,鹌鹑、黄雀以及黄胸鹀都只是偶尔得见。

野保部门表示,非法捕猎野生鸟类一直是明令禁止的,严重的将获刑。根据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非法猎捕野鸟20只以上,即便是麻雀,也将获刑,处罚力度和数额明显增大。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5年,上海累计查处非法捕猎、非法经营野生鸟类案件32起,其中刑事案件13起,行政案件19起。目前,野生鸟类较为集中的崇明区、南汇东滩、奉贤区已成为上海三个全区域禁猎区。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