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再见金刚 大猩猩博罗曼走了 它陪伴上海人23年

上海动物园的大猩猩博罗曼曾是“阿拉上海宁”小时候心目中的“金刚”,它于11月27日上午9时40分因抢救无效死亡,一共活了44岁,这年纪相当于人类的90岁。据悉,它的皮张和骨骼将交由上海自然博物馆暂为保管。博罗曼是上海动物园的第一只大猩猩,也是年纪最大、体形最大的大猩猩。它于1994年从鹿特丹来到上海,在这座城市生活了23年。

■A07

上海动物园的大猩猩博罗曼,上海人小时候心目中的“金刚”,于2017年11月27日上午9:40因抢救无效死亡,享年四十四岁,这年纪相当于人类的九十岁。它的皮张和骨骼将交由上海自然博物馆暂为保管。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曾在上海生活了23个春秋

博罗曼是上海动物园的第一只大猩猩,也是上海动物园年纪最大、体形最大、力量最大的大猩猩。生于1973年,出生在西部低地大猩猩的自然栖息地之一——非洲的喀麦隆,童年即遭遇不幸,1岁时便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和族群同类,据推测父母可能死于盗猎。后来它被动物保护主义者解救,送到了欧洲的动物园,又于1994年从鹿特丹来到上海,在上海生活了23年。

幼年的不幸为博罗曼带来不可磨灭的心理创伤,它性格乖张孤僻、高傲而胆小,几乎没有经历过群体生活的博罗曼缺乏安全感,会做出伤害同类中其他个体的行为,唯独和照顾它起居的饲养员们建立起了一定的情感联系。博罗曼的一生是不幸的,不幸中的万幸是它被动物园收留,有饲养员拿他当亲人,度过了衣食无忧的后半生。

有不少上海动物园的老游客曾经疑惑:“原来的那只巨大的金刚去哪啦?是不是已经不在了?”其实,1994年博罗曼刚来园时住的大猩猩馆就是在现在的(红)猩猩馆,那时候的室内室外展区还没那么大,衬得博罗曼非常威武雄壮。2007年,博罗曼住进了斥资千万、室内外环境优越的新大猩猩馆,享受到了更好的福利待遇,展区大了,就显得博罗曼没有原先那么“巨大”了。

孩子们长大了,博罗曼老了

而当来到上海动物园的孩子们都渐渐长大后,博罗曼也在慢慢变老。在大家的印象中,博罗曼雄赳赳、气昂昂的,常常会威严地来回踱步,然后“忽”地一声荡着吊绳站到假山顶上。而这些年来,它显得比以往温和许多,行动速度放缓,大多数时间都静静地侧卧睡觉。唯独看到孩子靠近玻璃窗时,会慢慢踱到游客跟前,隔着玻璃窗和孩子们对望。

在野外,大猩猩的平均寿命为35岁,渐渐地,盛气凌人的博罗曼也不可避免地步入了老年。近年来,它的胃口逐渐消退,容易肠胃不舒服,牙齿开始掉落,脸上长出了皱纹。

今年夏天,连续的高温天气使年迈的博罗曼的身心受到了煎熬。饲养员和兽医们密切注意博罗曼的情况并积极加以治疗,但是大家都能感觉到它的状态不容乐观,10月25日,经过上海动物园领导、兽医、饲养员研究决定,将博罗曼串回后场后进行全天候治疗,并第一时间通知外国专家,在治疗期间与外国专家就博罗曼的情况进行及时沟通,商讨进一步治疗方案。那天也成为人们在展区内看到博罗曼的最后一天。

一度好转却仍难挽回生命

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博罗曼吃不下块状食物,咀嚼起来费力,饲养员就拿榨汁机将食物榨成果浆喂给它吃,博罗曼靠着流质食物保持了相对正常的排便。对于博罗曼来说,这也许是无奈而伤自尊的,也曾经愤而绝食,但是生存的渴望令博罗曼低下了它高傲的头颅,又像个孩子一样接受了它亲密的战友——饲养员们的食物,就这样反反复复维持了3周多,经历了两个疗程,博罗曼奇迹般地出现了好转。

11月22日,博罗曼胃口恢复,流食通过针管接连着注射给博罗曼,奋战了将近一个月的兽医和饲养员们的阴霾心绪被一扫而光,上海动物园兽医张医生欣慰地说,“还是有希望的,同志们再加把劲。”

然而好景不长,11月24日,博罗曼又绝食了。打针也再没有往日激烈的反抗。博罗曼的身体情况急转直下,25日,博罗曼平躺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不断地喘着粗气,只能靠针筒注射清水维持生命体征。

此时的博罗曼双眼微闭,当饲养员呼唤他名字的时候,博罗曼缓缓睁开了左眼,似乎想努力告诉大家,它还有意识,甚至还努力地摆了摆全身唯一能动的左手,示意大家不用再喂食了,但瘫痪的右半身、下塌的嘴角和止不住的口水让在场的人们都明白,已经无力回天了。前两天的好转,可能就是所谓“回光返照”吧。

27日一早,所有兽医、饲养员及相关领导来到博罗曼处,为它进行最后的抢救。上午9:40,博罗曼长呼一口气,经过了15分钟的心脏起搏抢救无效,兽医不得不宣告博罗曼离世。

中国最大的大猩猩种群仍在上海

那一刻,在场的十余名兽医、饲养员和领导一起为这位“耄耋老人”送行。27日下午,兽医为博罗曼解剖,预计一至两周后将会得到病理报告。博罗曼的皮张和骨骼将交由上海自然博物馆暂为保管,等待后续安排。这位上海人的老朋友将它的后半生全部献给了这座城市。

在纪录片《大猩猩的一天》中,2014年的博罗曼虽已年迈却也不失威严,刚当上二胎爸爸的丹哥意气风发,阿斯特拉浑身散发着母性的光芒、昆塔风韵犹存,海贝是个调皮的机灵鬼,海弟还是个小不点儿,就连上海动物园大猩猩馆的饲养员蒋师傅脸上的皱纹也少了好几条。一切都像在昨天,美好而温存。

送走了博罗曼,工作还要继续,大猩猩馆仍然住着中国最大的大猩猩种群,丹哥、阿斯特拉、昆塔、海贝、海弟的生活也要继续。下班回家后,蒋师傅难掩悲伤情绪,流下了泪水。和博罗曼十八年来的点点滴滴像电影一样在他脑海中放映,恍恍惚惚仿佛昨日。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