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公益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社会责任 以志愿服务为平台 推青少年动素质教育

清爽干练、温和亲切是徐虹给人的第一印象。作为上海睿新社区服务中心理事长、“快乐三点半”少儿课外教育品牌创始人,徐虹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以社区为平台,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她相信青少年拥有的潜力,更多的是让他们作为项目主导,策划推进公益活动,而自己则担任指导老师的角色。她秉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被志愿者们称为“完美控”,令青少年志愿者在公益活动中承担责任意识,受到锻炼,得到成长。

■B03

清爽干练、温和亲切是徐虹给人的第一印象。作为上海睿新社区服务中心理事长、“快乐三点半”少儿课外教育品牌创始人徐虹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以社区为平台,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她相信青少年拥有的潜力,更多地是让他们作为项目主导,策划推进公益活动,而自己则担任指导老师的角色。她秉持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被志愿者们称为“完美控”,令青少年志愿者在公益活动中承担责任意识,受到锻炼,得到成长。

青年报见习记者 陆安怡

企业家闯荡公益圈迎接新挑战

回顾徐虹过去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一个高材生、职场精英的形象跃然纸上,不过就是和公益沾不上边。她大学时就读于北京外交学院,并在本科毕业后赴美国攻读MBA。回国后,她成为了一名职场“金领”,从事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以及公关宣传,而后还创立了公关咨询公司。徐虹坦言,那时自己的脑海中并没有公益方面的概念。

徐虹的公益之路始于对素质教育的摸索。她在运作公关咨询公司时,接触到许多国外的教育产品,从而涉及到了教育领域,并积累了很多相关资源,考虑将其引入国内。她回忆道,“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产品恰恰是国内所缺乏的,尤其在素质教育方面更是如此。”

“不承想一涉足教育行业,就直接跨入公益领域了。”徐虹笑着说,当初自己想在素质教育方面有所作为,就咨询了民政系统的导师,恰逢上海正在开展社区公益服务试点的相关工作,许多街镇都建立了社区中心,基本具备了社区服务的硬件条件,但缺少软件,也就是各类服务项目,尤其是少儿服务。

“所以政府对我们的少儿服务类项目比较欢迎,可以提供免费场地,而其他的都需要自己摸索,我认为这是一个新的尝试,愿意接受这项挑战。”于是,徐虹在2008年,成立了上海睿新社区服务中心,以社会组织的角色,切入社区服务。她说:“从那时起了解社区服务,一点一点积累起对公益的概念,逐渐趟出一条路。”

用志愿服务贯穿素质教育

如今,在公益圈提到“快乐三点半”,大家几乎都知道这项托管服务。这是上海睿新社区服务中心打造的少儿课外教育品牌,为孩子提供学校之外、放学之后的服务。

在托管方面,“快乐三点半”先后在11个街道开设服务点,为弱势群体以及大众群体提供服务。其中,为弱势群体提供的服务由政府买单,而对大众群体,则采取公益收费的模式。她告诉记者,“在公益的模式下,运用专业团队打造项目,而只收取低廉的费用,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徐虹认为公益不应该是廉价服务,而是专业服务。“这是公益服务的价值体现,也是对它的尊重,能够推动其成为一种专业并可持续的模式。”作为上海最早一批运用专业模式开展托管服务的公益机构,“快乐三点半”运用“专业团队+志愿者服务”的模式,提供基础看管服务,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徐虹表示,托管服务解决的是孩子放学后无人看管的问题。“除此之外,在我们摸索的近10年里,另一个服务板块是素质教育,注重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人格的培养。”

“快乐三点半”推广的素质教育包含三个维度:自我管理、与人沟通,以及责任意识。她说:“每个人都可以做个有爱心的人。通过志愿服务,能激发青少年的爱心和责任心,培养责任意识,同时,在这当中,训练他们自我管理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过去,素质教育只注重“教”的部分,而缺乏效果评估。徐虹认为,孩子对周围环境以及对社会的贡献是衡量素质教育效果的关键。用青少年志愿服务作为基础平台,贯穿素质教育,她感到“摸对了一条路”。“我们从素质教育走到了志愿服务,并在志愿服务中,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未来,我们可能还会围绕青少年素质教育,探索更有效的方法,累积更多的服务案例。”

尽力而为营造公益环境

机构成立以来,参与“快乐三点半”少儿社区服务的志愿者累计2000多人,其中80%以上为青少年志愿者,当中不乏来自贫困、单亲家庭的学生,他们也正在成为独挑大梁的核心志愿者。

随着机构的发展日趋成熟,公益探索之路也日渐清晰。在这一路上,徐虹个人以及上海睿新社区服务中心摘获得过不少奖项,如社会组织领军人才、公益伙伴纪念奖、2012年度浦东十佳志愿服务组织者、2015年上海市优秀女性社会组织十佳、巾帼文明岗等等。

谈及一路走来跨过的坎坷,徐虹直言,“困难太多了!起初不知道如何运作,更不懂得公益模式,大家就一起摸索。过去习惯于企业的专业服务,而到了公益领域,要懂得把握专业服务在公益行业中的应用及发展规律。”

其中,她感到最困难的在于中国的公益环境还不够成熟,尤其在少儿社区服务方面,“我们不仅要协调服务对象,确定需求,挖掘需求,还要说服政府、基金会、企业资助方,还有合作伙伴,共同肩负起环境营造的责任,不仅感到非常疲惫,而且这些工作还大大增加了机构运作的压力和成本。”

秉承着对项目以及服务对象负责的原则,徐虹并没有因此懈怠。“可能就是像大家所说的‘完美控’,追求尽力而为,因为这不仅是给自己一个交代,而且还可能影响服务对象的人生,要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她说。

“公益是生活的一部分”

由于企业和家庭都在北京,现在徐虹过着“空中飞人”的生活,一周在北京,一周在上海。来回奔波虽然辛苦,但她感到非常值得。 

她认为,“人的前半生完成的是个人价值的体现,不论在学业还是事业方面,我个人都非常满意。此后就到了发挥个人能力的时候,能够在更广阔的领域有所贡献,带动并推动他人一起完成更有意义、更远大的事业,这是很有吸引力的。”

上海睿新社区服务中心的使命是推动社会各界参与,搭建社区少儿服务平台,为0-16岁的少年儿童,特别是家庭贫困以及外来务工子女,提供课外教育,开发潜能,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她表示,对于未来,希望公益模式的托管服务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并将继续推动素质教育发展,大力提倡青少年社区志愿服务。

虽然忙忙碌碌,但徐虹的生活非常丰富多彩,她热爱健身,平时还会组织商会活动,她认为,“要长期保持健康的状态,如果非常疲惫,也坚持不了。”她把公益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还会带着女儿一起做公益。“公益是一种新的时尚,只要时间和生理心理状态允许,志愿者是一份不需要退休的职业。”

[对话]

记者:平时用哪种形式指导青少年志愿服务?

徐虹:任何一个项目到了我们手中,我们都希望能有所创新,做得有意思一些。我们会挑选有能力、有意愿的学生志愿者参与到活动筹划的过程中。一开始是带着他们,到后面是推着他们,让他们作为主导,承担责任意识。而机构的工作人员及相关专业人士则作为指导老师,帮助孩子们调整策划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能力。

记者:有些学生志愿者说您是“完美控”,要求非常严格。

徐虹:我是做公关咨询出身的,有“强迫症”,认为青少年但凡有能力做到,就要做到最好,我们会帮他们达到接近完美的效果,这也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当然,我们也不会为孩子们设置超高难度的任务,会考虑他们的能力所及,让他们能够勇敢地面对调整,但也不要让他们有太大的挫败感,保护好他们的自信心。

记者:您对公益的概念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那您现在对于公益的理解是怎样的?

徐虹:之前做私营企业,包括早期开展素质教育都是为了满足自己个人的兴趣和想法,而现在则学会了以需求为出发点,完成一项使命。这也是运作私营企业和公益机构最大的不同,公益是从他人的角度理解事情,从社会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满足他人需求,实现社会化效益,推动社会发展。

记者:您在私营企业和公益机构之间如何转换?

徐虹:这也是挺好的反差。在私营企业,公关咨询是自己喜欢的,而且是自己的专行。而素质教育同样是自己喜欢的领域,只是他们的运作方式不同,但依然有很多融合点。

[人物点睛]

徐虹,上海睿新社区服务中心理事长、“快乐三点半”品牌创始人、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工作协会理事、上海市浦东新区公益组织项目合作促进会监事、北京睿思诺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曾就职于多家跨国公司,专业从事公共关系、市场策划、产品推广、媒体宣传工作。2005年开始涉足教育行业,研究儿童教育模式及教育产品研发,2008年创立上海睿新社区服务中心,专注于少儿课外教育,借助社区平台,以公益形式开展服务,并创立“快乐三点半”少儿社区服务品牌。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