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城事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7月0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基层党建“接地气”

党员发挥特长 党建“走进”楼组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如何在国际化社区中开展基层党建?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如何发挥枢纽平台作用?在日前举行的主题为“感知上海——中外媒体看上海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活动中,长宁华阳路街道兆丰嘉园小区的10号党建楼、社区党建服务中心推动的“三建融合”新格局给出了答案。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先活动后建党小组党建“走进”楼组里

走进华阳路街道苏一居民区兆丰嘉园10号楼,门厅里有爱心漂流书屋,书架上不但放置着有关党史知识等书籍,也有与青少年相关的钢琴基本教程、哈利·波特等书籍。墙上还挂有党小组长、宣传委员等居民名单。

作为宣传委员的居民仇忠,就是被书架吸引“走出家门”的。当时刚退休的他并不知去哪里参与党组织的活动。“因为有了这个书屋学习角,几位特别热心的党员成了学习角的负责人和骨干。”

兆丰嘉园是一个国际化的社区,邻居有德国人、日本人等国际人士。去年万圣节前夕,仇忠和一些骨干党员听到了居民呼声,向居委会提出想举办一场万圣节主题活动。苏一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长华虽然觉得万圣节不是中国传统节日,但只要居民有需求,居委会还是大力支持的。

仇忠说,万圣节主题活动当天其实变成了小朋友挨家挨户和老人交流的活动,老人孩子都开心,邻居间关系也拉近了。随后举办了一系列如“闹元宵·献爱心”义卖活动、福娃送福迎新会、厨艺大比拼、“猜灯谜”、“送福字”等活动,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到活动的策划组织中,居民对楼组的归属感与日俱增。

过程中,33名党员无疑成了“领队”,10号楼的居民参与度也超过了80%,这让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长华有了建立党小组的想法。

今年年初,党小组成立,她组织33名党员建起了微信群,通过群发布街道学习消息、活动信息,讨论小区问题,一些社区问题也会通过微信群反馈,“我们是先有服务活动,得到居民认可后,再成立了党小组,如今党员们发挥自身特长,定期为居民提供医疗、法律咨询等各类特色服务,真正将党建建进了楼组里。”

党建服务中心打造“三建融合”新格局

兆丰嘉园10号党建楼只是长宁华阳路街道居民区党建的一个典型。服务居民区党建的则是华阳路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这一建筑面积有230平方米的服务中心分为窗口接待区、书报阅览区、网上学习区、志愿服务区和社区党校区。

华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颖介绍,中心运行过程中,党群工作者负责走访片区内的居民区、“两新”组织、驻区单位,会了解各方需求和资源,并将项目在网格内实现落地,在各级党组织中加强工作指导和队伍建设,挖掘、培育基层一线党建工作品牌。

作为属地化单位的美团点评网,有党员500人。最近,一行三四十名党员就来到华阳路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里的社区党校,上了一堂有关“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的党课。负责美团点评网党建的专职党务工作者茅建平表示,无论是公司的线下党课教育,还是线上的“微党课”,他们都会和街道联动,借助服务中心社区党校的力量,提升党员的理论素养和知识技能。“同时我们也成立了开放式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和街道敬老院签订协议,定期慰问老人,还参与到社区活动中。”

事实上,中心发挥的是区域化党建平台作用,加强居民区、“两新”组织和驻区单位党建的“三建融合”,拉近了驻区单位、“两新”组织与居民区的距离,改变了过去各条线单打独斗的局面,提升了联合作战的合力,形成党建引领下的资源共享、社区共建、困难共助、心愿共达的新格局。

长宁区委副书记韩志强表示,目前长宁区10个街镇都有社区党建服务中心这一物理阵地,借助阵地统一了场所设施、制度规范和工作队伍。各党建服务中心定期发布讲座教育、公益服务等服务菜单,做到联系党员群众、开展窗口服务、整合各类资源等,发挥了枢纽作用。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