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6月1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AR技术助推上海非遗传承

青年报记者 郦亮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日前,作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所在地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举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吸引了很多市民的参与,取得了非常好的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扬效果。

活动包括“好戏连台——白玉兰戏剧奖作品展演”,将第28届上海市白玉兰戏剧奖部分获奖作品搬上星舞台;“节令民俗——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系列讲座”,请到了华师大民俗学终身教授陈勤建来等来讲“二十四节气由来与中华智慧”等。对于很多市民来说,这些非遗展示活动,可看可玩、与生活息息相关,充分显示了非遗项目的十足的生命力。

而为了更好地传播非遗文化,此次上海群艺馆还引入了高科技的传播手段。在现场青年报记者看到,有一个布面上的匠人表演展吸引了很多青年人的目光。匠人在布面上“表演”,其实也就是一个AR展。市民在手机上下载了“璀璨薪火AR”APP,对着展厅里的静止的图片,在手机上就看到运动的画面。这些画面都是关于非遗项目(比如上海曹素功制墨、安徽宣纸制造技艺、江苏乱针绣和山东皮影等等)状况的,每一项非遗的图像长1分钟,是组织者从90分钟资料中精简而出的。这种声形并茂的高科技呈现,让观众对非遗有了更直观和深切的感受。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