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17年05月0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小巷总理
开微信群解居民忧邀年轻人参会议事

物业与业主矛盾突出、年轻人对社区归属感不强……这是如今很多社区面临的问题。从2010年至今,经过长达七年的社区“微治理”,整个小区变了个模样。在不少居民看来,这要多亏了那位手机24小时不关机,遇到问题随叫随到、经常加班的80后小巷总理——松江西子湾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郑丽娟。

■07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本报讯 物业与业主矛盾突出、邻里老死不相往来、年轻人对社区归属感不强……这是很多社区面临的通病。从2010年迄今,经过长达七年的社区“微治理”,整个小区变了个模样。

在不少居民看来,这多亏了那位手机24小时不关机,遇到问题随叫随到、经常加班的80后小巷总理——松江西子湾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郑丽娟。

利用微信群开展“微治理”居民的事第一时间得到解决

保利西子湾是一个大型的人口导入型社区,有3355户居民,211家商户,是一般小区体量的2至3倍。

起初,居民对物业的意见有点大,不少业主埋怨物业不作为,合同快到期了,物业面临续聘的去留问题。业主们的分歧很大,考虑到小区存在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为了小区的稳定起见,物业留下来利大于弊。此前,有部分居民拒交物业费,认为物业的服务品质没达到他们的要求。郑丽娟对他们做了正面的引导,告诉他们这么做只会是恶性循环。

以续聘为契机,郑丽娟和她的团队建立“共建美丽西子湾”微信群,督促物业整改。群里有党支部、居委会、物业、业委会成员、志愿者、社区居民等,经常群里会出现随手拍的小问题和照片,每每如此,郑丽娟都会@物业相关负责人。

“物业刚开始很抵触,不愿意进群,进群意味着他们的工作量翻了好几倍。但我和他们反复沟通后,他们就释然了。物业会将解决事情的过程发在群里。所有的事情包括工作量都一清二楚。这一做法得到了居民的首肯。”郑丽娟说。很快,微信群就热闹了起来,群成员增加到了现在的430余人。

在微信群中,有居民反映小区西南门入口处,早晚高峰时段常常拥堵,机非争抢车道,险象环生。这一问题在微信群中引发热议,居民纷纷提出改造方案。去年10月,党支部、居委会、物业、业委会按照大家共同讨论决定的方案,决定对小区西南门进行改造:辟出专门的人行通道,实现人车分流,保障行人安全;在车行道中间设置隔离栏,挤占路边乱停车的空间,使进出车辆各行其道;启用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将手动刷卡模式改为自动识别模式,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邀青年参加“幸福家园”议事会为小区项目改造出谋划策

小区里新上海人多,青年白领多,高学历居民多,本科以上学历占了70%。在郑丽娟看来,居民的组成较为复杂,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文化认同不同,对小区的归属感不强,与居委会的接触不多,但他们知识丰富,思维活跃,内心也十分关心社区公共事务,只是没有参与的时间、参与的平台而已。

为此,郑丽娟和她的同事们还建立了西子湾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等方面的信息,把各项工作、活动清清楚楚展现在居民的眼前,加强信息沟通,接受居民监督。目前公众号已有1000多人关注,而郑丽娟今年的目标,就是公众号关注人数翻一番。

如今,每当小区遇到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或民生改造项目,郑丽娟喜欢找一些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年轻人举行“幸福家园”议事园会议,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把一些关注社区工作的在职党员、企业白领等从线上请到线下,面对面来一场“头脑风暴”。“年轻人具有专业知识,思维活跃,点子多。”去年小区决定改造北广场废弃喷泉时,居民们意见不一,有的建议要恢复喷泉,有的建议将喷泉区域改造成活动场地。于是,郑丽娟专门邀请了20多位青年骨干,举行“幸福家园”议事园会议,向他们讨教“金点子”。恢复喷泉所需的修建成本和运行成本太高;改造成活动场地,喜欢跳广场舞的居民叫好,但可能影响周边住户……经过一番讨论,最终有了第三种方案,将废弃喷泉改建成景观雕塑。于是,在小区北广场,多了几头富含松江文化内涵的鹿,为小区增添了一处文化景观。

为了让社区里的年轻人现身,郑丽娟和同事们还设计了放风筝、亲子雪花片大赛等活动,并在公众号上发布现场报道。最多的一个帖子阅读量高达7000多。就连远在海外的爷爷奶奶都给在国内的孙子点赞。

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社区居民对西子湾这个家园有了更多的认同感,也获得了更多的幸福感。去年居民李阿姨的儿子结婚了,需要置换大一点的婚房,兜兜转转,最终还是把房子选在保利西子湾小区。李阿姨说:“居委会负责、认真,我们住着很安心,真的不想离开。”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