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3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消费者常被电信诈骗“忽悠”

银行设数道屏障守护市民“钱袋”

青年报记者 孙琪 陈颖婕

    银行员工与高科技手段结合“拦截”电信诈骗。青年报记者 张瑞麒 摄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高发频发,犯罪手段呈现出多样性、诱导性和隐蔽性的特征,严重威胁到市民的资金安全。银行网点的一线员工凭借着丰富的经验,早已练就了防电信诈骗的“火眼金睛”。除银行员工在防范金融诈骗上“筑”起防线外,银行端也在通过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拦截”电信诈骗的发生,为客户的资金安全竖起一道道防范屏障,为市民的“钱袋”保驾护航。

青年报记者 孙琪 陈颖婕

识破骗局 银行员工故意拖延客户

季佳慧是农行上海虹口凉城路支行大堂经理,本月初,她像往常一样为等待办理业务的客户做引导。突然大堂走进一名年过半百的女士,她神情紧张,这一异常行为引起了季佳慧的注意,于是上前询问该女士要汇款给谁,对方是什么身份时,那位女士一直反复强调对方是其妹夫,急用钱需要自己马上转3000元现金给他。季佳慧警觉起来,立刻再询问:“是否遇到了疑难问题,收款人和你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汇款给对方,是否知道对方联系方式?”在季佳慧的耐心疏导下,该女士焦急不安的情绪并没有丝毫缓解。但季佳慧已根据初步判断,认为这是一起电信诈骗。

她想尽一切办法先稳住该女士,如带客户去取款机汇款,“忽悠”客户ATM存现24小时才能到账而去柜面汇款可以直接到账,当客户提出没带身份证要回家拿时,她怕阿姨半路在其它银行ATM存款被骗,故继续“忽悠”阿姨我们工作人员可以想办法给你办业务,用各种形式拖延时间,等待警察到来。

岂料,当110警官到达现场进行劝阻时,仍无法说服该阿姨,这位阿姨居然企图自行“逃跑”。网点经理、大堂经理一直跟随着她。这时,身为大堂经理的季佳慧询问女士是否对方在电话里说自家的小孩出事了,该女士终于说出了实情:“刚才有个年轻男子说我儿子被绑架了,需要五万元赎金,不交钱会拿刀捅他,我说一时凑不齐这么多钱,那人就说让我先汇3000元到这个安全账户上,并且叮嘱我银行和警察都不能相信。”当该女士通过电话与老公和其儿子确认后,该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真的上当了,这些都是电信骗子惯用的伎俩。

苦口婆心 为市民“钱袋”保驾护航

为市民“钱袋”保驾护航的银行一线员工不在少数。来自工商银行上海宝钢支行的大堂经理朱晓云,已从事银行工作20余年。在电信诈骗案件频发的当下,朱晓云作为银行第一线的员工一直打着十二分精神。就在前几日,一位70岁的董阿姨来到工行宝钢支行柜台,只见她神色慌张,急着要进行转账交易。这立刻引起了朱晓云的注意,她主动上前询问了董阿姨,果然,通过董阿姨的描述,朱晓云很快判断出这是一起电信诈骗。

原来,董阿姨在家中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在电话中不仅准确说出董阿姨的家庭住址、退休前工作单位,还言之凿凿地称董阿姨的银行账户涉嫌洗黑钱,要求董阿姨立即到工商银行将钱款打入所谓的“安全账户”。

信以为真的董阿姨按照骗子的指示准备将自己卡中的4万余元存款汇出。朱晓云一边安抚董阿姨的情绪,一边及时帮助董阿姨拨打了报警电话,与前来接警的派出所民警一起对董阿姨进行了耐心的劝阻,还向董阿姨当场开展了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帮助董阿姨避免了财产损失。

其实,像朱晓云、季佳慧这样的银行一线员工还有很多,凭借着丰富的经验,眼明手快的他们早已练就了一身防诈骗“绝技”。

创新研发 银行端大数据堵截诈骗源头

而从银行端来说,除了一线员工在防范金融诈骗上“筑”了一道防线外,各家银行也在通过大数据的高科技手段“拦截”电信诈骗的发生。青年报记者从工商银行了解到,目前其已运用大数据技术推出了“外部欺诈风险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外部欺诈风险的实时精准预警和有效拦截干预。该系统收录了来自行内、金融同业以及司法行政部门提供的各类风险客户和账户信息,建立起外部欺诈风险数据库,并与全行相关业务系统对接应用,形成集信息采集、风险预警、监测分析和主动控制为一体的全方位外部欺诈风险管控平台,系统实现日均筛查集团各类业务交易1000余万笔,平均每分钟筛查7000余笔。不仅如此,其还完成了外部欺诈风险信息系统对涉案账户的全渠道布控,对所有通过网点、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自助终端等渠道进行的转账汇款交易进行即时筛查,及时向客户进行风险提示,对电信诈骗犯罪实时自动预警,从源头上降低了电信诈骗得逞概率。该系统已累计为客户和社会群众拦截电信诈骗汇款超过11万笔,保护境内外客户资金超16亿元人民币。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