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2017年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01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政协委员声音

“留人才”“补短板”政协委员广开思路建言献策

青年报记者 范彦萍 郭颖陈颖婕 郦亮

青年报记者 范彦萍 郭颖 陈颖婕 郦亮

本报讯 昨天,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专题会议在市委党校举行,市领导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听取政协委员意见建议,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

上海要在收入待遇等方面摒弃人才标签的影响

在“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题会议中,多位委员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科创人才队伍的建设。

“上海要在收入待遇、晋升等方面摒弃人才标签的影响。”市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安琦建议,要对科研人员的创新性、实际价值进行评价,从而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工作者得到应有的待遇。

市政协委员、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刘平则提出要推动科研编制改革。“目前高校的科技人员几乎大部分都是专任教师,而专职科研人员只占非常少的部分,现行制度对教师转向专职科研起到反向积极作用,几乎没有教师愿意完全脱离教学岗位,去做一个科研编制人员。”

 自贸区内需加大文化休闲体育和生活配套设施

在昨天的“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和改革系统集成”的专题会议上,市政协委员、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陆小聪表示,自贸区内用地性质转变的问题一直受到外界的关注。“自贸区自挂牌以来,土地规划中主要是工业用地,而随着企业大量入驻,人口的增加,区域内文化体育休闲等配套设施跟不上。”

陆小聪在现场举了一个案例,在外高桥地区,目前除学校外,还没有一个公共的文化设施。他建议,在自贸区领域除了生产性,非生产性的文化休闲体育和生活设施也要加大开放力度。

   上海垃圾分类还存在瓶颈要建立多种监督机制

在昨天举行的《持续加大补短板力度,着力提升社会治理和依法治市的水平》专题中,多位委员提到了垃圾分类和交通大整治的问题。

“上海的垃圾分类已经深入人心,但仍遇到一些瓶颈。”市政协委员曹艳春表示,绿色账户积分兑换小礼品对居民已经没有太大的吸引力,部分试点的小区分类的垃圾桶也成了摆设。

曹艳春提议,关于垃圾分类减量处置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多种监督机制,加强民主监督,提高垃圾分类的层次。“是否能够由副市长亲自督促垃圾分类的工作管理,层层实施责任制,并建立垃圾分类的监督机制。”

在去年的专题会议上率先提出交通整治概念的市政协委员骆新表示,“这次交通整治的结果挺好,但为何很多决策明明初衷是好的,结果可能引来争议呢?”他表示,数据的来源不能仅仅靠行政管理部门来获得,应该更多靠社会组织和社会服务机构来提供。“我认为更多的活动不宜由政府来发起。有很多服务可由专业的社会组织去做,更好地符合民众的需求。”

   不要在课堂简单说教让德育课与戏剧艺术结合

在昨天举行的“弘扬城市精神,彰显城市文化品格”专题会议中。市政协常委、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院长、艺术总监蔡金萍提到了孩子的德育教育。“建议采用戏剧的形式上德育课,这种比课堂里简单说教更有意义。我们鼓励学校多来看儿童剧目演出,也鼓励我们的院团多走进学校,实现文教融合。”

市政协委员、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副馆长李磊则建议,在每年11月份形成上海美术周。上海有34家公立、民营美术馆,十几家拍卖行是可以经营美术作品的,有500多家画廊,既有美术品经营的单位,又有场地做展览。这样的资源日常都在运作,10月份是上海国际艺术节。“假如通过政府引导,形成统一要求,统一宣传,统一品牌,便可以相对轻松地把资源整合起来打造一道城市风景。”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