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2版:倾情志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乐活志

第A03版
遇见,理想生活
 
标题导航
  2016年05月24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承斌篆刻王阳明“十八养生”
【文/顾建明 篆刻/吴承斌】

    去年岁末至今,频频在朋友圈微信中,看到好友吴承斌篆刻的王阳明“十八养生”印章,笔者便思忖撰文,几次与承斌兄喝茶聊天,他对“十八养生”之事未予作答。近日再次读罢王阳明“十八养生”印章,顿觉字字开启智慧,句句指点迷津,令人颇为震撼,爱不释手,此乃五百年时空哲学以金石精心刻制也——

    “博览群书闻广见开”“短睡完神久睡则昏”

    “折花入瓶可映心花”“减少往来杜绝纷嚣”

    “检阅时文心开不竭”“吟诗啸咏机畅神流”

    “闲庭散步寂不凝滞”“临池学书心手不懈”

    “闭目养神沉静返照”“饮酒微酣意清自佳”

    “茶熟香温端可涤心”“闲来操琴性地一通”

    “低声读书气不耗伤”“焚香扫地涤秽净神”

    “时常作文机熟心细”“晤对知己畅所欲言”

    “勿牵事长思坐驰神减”“闲览山水妙境调养性情”

    (边款及印石文)

    吴承斌,当今书画界书法、篆刻之中坚;王阳明,明代著名儒学界之泰斗。

    五百年前,王阳明连续七日七夜对竹感叹“程朱理学”的繁琐流弊,提出“知行合一”理论并抛弃“存天理,去人欲”的心学思想;五百年后,吴承斌连续七日七夜挑灯夜战,篆刻王阳明的“十八养生”之精髓,领悟“知行合一”的人生真谛,强调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的统一,前者堪称哲学家的建树,后者亦是文化人的创新。

    与承斌兄相识后,细观其举止言行,给人感觉是,在他的身上,确实散发着一种“知行合一”的灵气,说话时,低声细语不显声势,举止间,低调行事不争名誉,给人以本心的良知,无疑是王阳明“以知为行,行中含知”的人生准则,也真正演绎了王阳明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此心即是理”的“心即理”和“良知就是天理”的人生主张。

    窃以为,在吴承斌的处世哲学中,向古人挖掘篆刻灵魂作为自己篆刻生涯的行动指南,通过自己四十余年孜孜以求的不懈探索,以展现颇具“吴体”灵魂的篆刻艺术,这种以知引路,以知为师的“知中含行”之人生轨迹,是通过知的实践和形的体现,达到“形中含知”明理心正以求善的人生境界。

    当今印坛,宿将渐稀,新秀辈出,篆刻艺术大放异彩。早年为韩天衡大师录为得意门生,现已成为印坛宿将的吴承斌,在书法及篆刻艺术中,慎于言而勤于行。他心无旁骛废寝忘食,将书法与篆刻两者艺术相互穿插,相互融合,相互贯通,在游刃有余吐故纳新的篆刻世界里,巧用名人名句,善用奇闻掌故,将小小的印章文化系列化、系统化,呈现出大气派、大篇幅的感觉,这看似讨巧,实乃技巧,是篆刻技艺熟烂于心的驾轻就熟,是自身修养内外兼得的精神体现,可谓“灯下双钩摹古玺,窗前凝思构新局”。

    纵观其履历,吴承斌生于1956年的上海,现为西泠印社社员、海上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上海市文史馆书画研究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海墨中国画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上海书画院画师,自幼喜好书法艺术,自十六岁拜韩天衡先生为师学艺,学习书法、篆刻及艺术理论,四十余载的春秋,以古为师,精研探索,择善所用,刀法健豪,独具匠心,形式多变,技巧娴熟。上效秦汉印之风神,下窥邓石如、 吴让之、赵之谦印之圆浑雄劲,终成面目,成为有思想的书法篆刻艺术家。

    做人奉行“知行合一”以求“善”的吴承斌,深受吴让之“印从书出”的篆刻艺术思想熏陶,使得他在书法(尤其是在隶书的独特风格)上的造诣颇有建树。笔者曾获有承斌兄壬辰年四月所书三尺对开的《三国演义开篇词》隶书横幅和辛卯年所书四尺三开的秦观《浣溪沙词》隶书中堂各一幅,细细把玩,愈看愈喜。隶书所透析出的那种“平中见奇,静中见动”的笔力,入笔不一,神闲气清,丰腴自然,笔法娴熟,如同其为人处世之形态,显得“斌斌有礼”,却又不乏王阳明所书《习传录》一书中之“元神、元气、元精”也,故而“以其妙用而言谓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谓之气,以其凝聚而言谓之精”,无疑是精于帖又善于碑,是唐人之气和宋人之灵的叠加,其书法为同行瞩目而誉于海上,也就顺理成章了。

    道艺合一的吴承斌,平日教授着沪上几所大学的书法课程,对学生,他要求“书”“印”要“古中出新”以求变,“拙而不劣”以求异,高雅中见神韵,细微处显笔意,以“书”生气息“印”象万千之合力,欲传其薪火而成就书林翘楚。正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良知,心之本体,即所谓心善也”。知书达理的吴承斌深黯王阳明“理即良知”乃万事万物生存者之道理,虽说他的印章,愿出厚润者大有人在,但如何能真正过“三关”(指禅宗的三个开悟阶段:初关、 重关、 末关)闯“七返”(指道教修炼精气神的七个过程),还有不少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磨难等着他去闯。

    “五一”佳期前夕,鄙人向承斌兄谨启:因几月前本人已在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的《走遍中国》杂志上撰文“印人吴承斌”一文,故这次在《生活周刊》上将另起炉灶,撰写其篆刻王阳明的“十八养生”。近月粗略拜读了“王阳明《传习录》全鉴”一书,尚未细阅,便仓促写就,逐交拙文。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iPad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乐活志
   第A03版:遇见,理想生活
   第A04版:遇见,理想生活
   第A05版:遇见,理想生活
   第A06版:热爱
   第A07版:热爱
   第A08版:达人
   第A09版:秘境
   第A10版:创意志
   第A11版:设计师
   第A12版:设计说
   第A13版:设计风
   第A14版:设计场
   第A15版:青意社
   第A16版:风尚志
   第A17版:风尚
   第A18版:打开衣橱
   第A19版:打开衣橱
   第A20版:修颜值
   第A21版:修颜值
   第A22版:外面的世界
   第A23版:外面的世界
   第A24版:文娱志
   第A25版:女神
   第A26版:X星球
   第A27版:X星球
   第A28版:爱车
   第A29版:爱车
   第A30版:海信·时尚3C
   第A31版:信息
   第A32版:倾情志
   第A33版:展览
   第A34版:有情人
   第A35版:心迷宫
   第A36版:街拍
书评:3000年前的盲诗人
吴承斌篆刻王阳明“十八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