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欧洲背包客在赴港旅行之前上网搜索旅店信息,一定会发现在寸土寸金的弥敦道,有些旅馆的房价却便宜得令人咂舌。仔细一琢磨,原来几乎所有这些旅馆的所在,都是一个在《Lonely Planet》上被郑重推荐过的地方:香港重庆大厦。而在大多数常年定居香港的华人眼中,那里虽地处市中心繁华地带,毗邻半岛酒店,离游客必到之地天星码头和维多利亚公园仅十分钟左右步行距离,却是一个完全让人不敢接近的臭名昭著的所在。世人的此种印象,又因王家卫拍摄于1994年的那部家喻户晓的《重庆森林》中纯属虚构的爱情故事而更为强化。从那时起,附着在故事发生地的这座大厦“身上”的黑暗象征,就愈发令经过此地的人不安了,甚至说它“在一夜间恶名满天下”也并不为过。
是故,当《香港重庆大厦》这部人类学作品被引入内地图书市场之时,不能不说这是一大卖点。许多人读此书时,大约都是怀着一丝好奇、一片疑惑,甚至是有些莫名的惴惴不安,想要从麦高登这位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主任的研究中窥见这个外界几乎全然陌生的世界的全貌。
事实上,作者早在1983年首次访港时就与重庆大厦结缘,在此居住了数日,还戏剧性地将一件衬衣落在了大厦的某个天井里。不过1994年正式迁居香港的最初几年,和大多数香港主流社会的精英一样,除了每隔几个月去那里知名的顶层餐厅吃一次咖喱之外,作者与这栋大厦的接触并不多。好在社会学家的敏感很快就将作者再次带回到了这里作了一次长达数年的“学术深度游”。在作者看来,虽然近年来作为人类学重点的数量惊人的民族志研究,都试图阐述全球化对世界各地不同族群者的影响,但“甚少有文章提及全球化的交汇处”,从而“表现出有血有肉的人如何在文化互动上交流取舍”,这一点殊为遗憾。而在他所生活的城市,重庆大厦恰恰是这样的一个所在,有点类似于纽约城、伦敦的布里克斯顿或威尔斯登、东京的六本木等处,从中大致能幸运地瞥见全球化的方方面面。所以自2006年起,他“一有空就往那里钻”,常常乘坐半小时火车,从学校来到市中心的这栋著名建筑物,每周至少一个晚上住在那里,还聘用了几名研究助理,同时对原籍世界各地的大厦住客开展访谈,历时三年之久终于完成了“田野调查”,于是才有了眼前这本描述典型“低端全球化”现象的有意思的学术著作。
重庆大厦的每个人身上几乎都有超乎一般人想象的经历和故事:或是做生意被骗,一夜间从千万富翁变身穷鬼,或是因在港超期逗留而被遣返回国,但没过多久为了赚取远比家乡丰厚的薪水(虽然以港人标准实属低薪)而故伎重演……这样的一群人构成的全球化空间,从远处看固然不是那么令人赏心悦目的,不过读完此书会发现,在此类生活场景中发生的故事,看起来其实也并不会比别处更糟。至少这里的人们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尚存梦想和活力,仅就此而言,即已胜过这世间无数人一筹。
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此书的目的之一,乃是在于为重庆大厦“去污名化”:它并不像电影里曾经展示的那般恐怖;尽管外表依然破旧不堪,但从物业的修缮到安保的加强,它也正在慢慢起变化;在这座始终被黑帮谣言困扰的大厦里,并没有人上门收取保护费,人们绝大多数时候都在和平相处,也并未造成比别处更多的治安事件。因此也许真的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说到底,许多华人和发达国家的人对重庆大厦感到害怕,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好多发展中和落后地区的人想来香港抢夺财富。”好在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已经身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无论存在怎样的歧视,谁又真能拦得住别人赚一点辛苦钱呢?这或许就是重庆大厦这个作者眼中的“边缘地带”今日依然吸引着无数不同肤色的人,义无反顾背井离乡的奥秘——无论怎样低端、怎样边缘,它毕竟还是处在这个日益势利的世界之中心,仅此一点,大概就能给人以些许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