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封面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4年11月04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鹊豆、叶萝卜与八月豆

    这世上经常逛菜市场的男人恐怕不多,逛得有滋有味逛出风土人情的,就更少。刘克襄算一个。这位以“自然写作”著称的台湾作家,有长达二十多年的“逛菜市场史”,对台湾各地菜市场均如数家珍。他还堂而皇之地写了本《男人的菜市场》,从“一蔬一果一小吃”中唤醒食物的温暖记忆,勾勒宝岛的生态脉络。

    文 唐骋华  图 受访者提供

    从大小看江南风格 

    大陆读者初识刘克襄,往往是通过那本《11元的铁道旅行》。书里,他记录了自己如何乘火车走遍宝岛,探寻当地的人情、街景、植物、食材。逛菜市场,正是必备项之一。印象比较深的,有因附近驻扎军营而兴起的凤山兵仔市场,有满街出售“大甲芋头”的大甲菜市场,有最原汁原味的台中第五市场……每每觅到有意思的菜市场,他就将细节记下,有兴致的话还手绘一张“菜市场地图”。 

    “逛菜市场经常带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刘克襄说。有一次他走访位于台湾台南市官田区的隆田站。这是个小站,半小时就逛完了。正盘算去哪儿之际,他瞥见马路后有座菜市场,便顺道去探探。在那儿,他看到一篓一篓酪梨,明白了当地的时令物产。从小摊挂出的“草鱼粥”招牌上,又推断出不远处必有养殖草鱼的池塘。旅途见闻由此丰盛起来。 

    “这就是我为什么坚持逛菜市场。”刘克襄说。曾经他和普通游客一样,只懂得品尝当地美食,后来却琢磨,食物再好吃也是别人烹煮的,总有些隔阂。“如果走进菜市场,亲见食材的原来模样,了解栽种环境,对一地的风土才会有比较踏实的认识。”前不久刘克襄携《男人的菜市场》造访上海,次日一大早,就拉着编辑逛酒店旁的嘉善路菜市场。“台湾香港都没有”的鸡毛菜,勾起了他的兴致。只可惜这间菜市场实在太小。意犹未尽,他又去了复中菜市场。 

    复中菜市场位于复兴中路襄阳南路,有两层,一楼卖鱼肉海鲜,二楼卖蔬菜。“这跟台湾的恰好相反。”说着,他直接奔向二楼。草头、荠菜、马兰头、菠菜、空心菜、西洋菜……几乎每一种都让刘克襄倍感新鲜。他操着“台湾国语”与菜贩攀谈,认真地将菜名、产地、时令都记到小本子上。随后举起单反相机一阵“咔嚓”,留下影像。“上海的菜相对小巧。你看,空心菜那么细小,我从来没见过。”据此他初步得出结论:“上海人的生活应该比较讲究。这就是江南的风格吧。”

    从人情辨菜蔬优劣 

    别看刘克襄逛了那么多年菜市场,却并非“煮男”。“家里的饭菜,主要还是太太做。”他干什么呢?每次购蔬果回来,先不忙洗切,而是端起来细看,还查阅书籍资料,力图收获“更渊博的认识和想象”。 

    他大概也算不上好顾客。至少在菜贩眼里,这个中年男子确实有点“神烦”——老爱问东问西,只买一点点菜,就恨不能把出处、特质和栽种方法全打听清楚。连菜贩住哪儿、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如何,他都要问。如果这次没达到目的,下次会再来。“小贩们想必都不喜欢我这种人。”刘克襄笑言。小贩不喜欢他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人不太好忽悠。 

    今年5月份刘克襄寻访台南某小镇,那儿的菜市场都卖红壳竹笋,色泽鲜亮、外表可人。小贩劝他多买些:“红竹笋比绿竹笋好吃很多。”犹疑之际,一位老先生闯进眼帘。只见他走到角落,卸下肩上的麻袋,一抖落,绿竹笋倾泻而出。尽管样子难看,阿公、阿婆却纷纷来抢购。刘克襄不禁嘀咕:“小贩让我买红竹笋,可当地人爱绿竹笋,为什么?”他找了个阿婆询问。原来,这位老先生的绿竹笋是自家种的,但因为太忙,没时间照顾。“换句话说,没时间洒农药!”难怪乡亲认准了他。而红竹笋,专卖给不明就里的外乡人。 

    相似的故事很多。同是登上澎湖岛,别人立刻开吃海鲜,刘克襄却先跑去鱼市仔细观察。早晨6点渔船进港,鱼市开始步入最热闹的阶段。他发现,当地人总会先跑向一艘渔船采购,随后再考虑别家。“澎湖人是吃鱼长大的,非常挑,那家准不错。”这就是刘克襄总结出的一条规律:到新地方,就要研究当地人种什么、买什么、吃什么。“那里面有祖祖辈辈积累的生活经验,未必能用科学解释,但靠谱。” 

    在大超市、大卖场,是捕捉不到这些细节的。“想想看,你可能在超市里邂逅耕种者,向他讨教农事吗?超市售货员会像淳朴农夫那样,与你闲话家常吗?”甚至,传统菜市场常见的蔬菜,如鹊豆、叶萝卜、八月豆等也不会进超市。“道理很简单,果菜公司不愿意采购,因此,同它签约的菜农就不会种。”想体会更丰富更风味的食材,得去当地菜市场。

    从菜场看世间百态 

    其实三十岁前刘克襄是个单身汉,很少买菜做饭,基本五谷不分。之后他结婚生子,居然对菜市场产生了兴趣。“我想知道,餐桌上的饭菜是从哪儿来的。” 

    他从台北住家附近的菜市场开始逛起,逐步向外延展。二十多年间,他的足迹遍布木栅、台中、花莲、澎湖、鹿港、台南……对台岛大大小小的菜市场,皆了然于胸。他边走边记边画,并与“自然写作”相勾连,推向纵深。 

    说起来,刘克襄是台湾自然写作的先行者。1957年1月,他生于台中县乌日乡九张犁土角厝,祖辈务农。5岁那年,他随渴望摆脱乡村的父亲移居台中。成年后刘克襄考入文化大学新闻系,恰逢台湾工业迈入高速发展期。一方面经济腾飞,物质生活改善,然而污染、废气等负面效应也日益凸显。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社会上形成了一股“生态保育运动”——乡民呼吁拯救本乡本土,大学师生组织社团、工作队走向乡间做调查。陈玉峰、黄提源、施信民等成为重要推手。刘克襄没有直接参与到社会运动中,他的方式是:写作。 

    早期,他以动植物尤其是鸟为写作对象,出版《河下游》《漂鸟的故乡》《小鼯鼠的看法》等散文集、诗集。1992年他推出《小绿山之歌》三部曲。该系列以台北盆地的一座小山为个案。在书中,刘克襄展现了丰富的生态知识,勾勒出都市包围下的自然景观。开启“菜市场旅行”后,刘克襄的笔触更贴近日常。菜市场关联着每个家庭的饮食和健康,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男人的菜市场》里他写道:“传统菜市场是动态的地方生活博物馆。周遭乡野物产,每天都在街头热闹上演。”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iPad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封面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周记
   第A06版:周记
   第A07版:周记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焦点
   第A12版:读城
   第A13版:读城
   第A14版:方式
   第A15版:方式
   第A16版:悦读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踪
   第A19版:星情
   第A20版:人物
   第A21版:人物
   第A22版:资讯
   第A23版:海信·时尚3C
   第A24版:镜头
   第B01版:尚叠封面
   第B02版:风尚
   第B03版:修颜
   第B04版:霓装
   第B05版:霓装
   第B06版:品牌
   第B07版:青意社
   第B08版:设计
   第B09版:设计
   第B10版:汽车
   第B11版:汽车
   第B12版:汽车
   第B13版:汽车
   第B14版:情致
   第B15版:有情人
   第B16版:街拍
鹊豆、叶萝卜与八月豆
对话:甜的不一定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