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2版:情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4年10月21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结:糖和小孩
文 心融集团心理咨询师 唐琬

    负惩罚,即移去某事物、导致行动者痛苦并使行动者特定行为表现消失。

    陈MM是一个作家,喜欢深夜熬夜写作,每天下午则在家里午休,可这些天陈MM每天都睡不着了。不知怎么的,最近每天下午都有几个小朋友开始在自己门口空地玩耍嬉闹,导致陈MM都不能入睡。开始几天,陈MM觉得好像也没什么关系,刚好放暑假,小朋友们不可能每天都过来玩,自己忍忍就好。很多天后,小朋友们的嬉闹不但没有结束,还变本加厉,直到傍晚也没有要结束的迹象,陈MM渐渐坐不住了,大声让小朋友们离开,并在门口贴上禁止嬉闹标志。 

    可效果并不好,小朋友们还是照常每天下午过来追追闹闹,并且开始了新游戏——扔沙包,这下陈MM家的玻璃可遭了殃。陈MM将苦恼和丈夫说了后,丈夫给她出了个主意。 

    从那天开始,陈MM开始给每个来她家门口的小朋友一人一些糖果,小朋友们可开心了,每天来得更早了,这样持续了几天。然后陈MM开始减少给小朋友们糖果的量,小朋友们开始有些不满,怎么糖果减少了呢?不过每天还是准时过来玩,只是没有最开始拿到糖果时那么开心。陈MM仍然继续减少给小朋友糖果的量,直到最后一颗都没有。小朋友们开始不高兴了,每天来都没有糖果,渐渐地就不愿意再来了。 

    心理小视角: 

    是什么在这个故事中起效了呢?这里从心理学角度给大家分析两个可能因素。1.替换。小朋友们过来玩的目的被人为替换,这个替换是如何产生的呢?非常简单,条件反射。在到陈MM家门前玩和糖果之间人为地建立起条件反射。糖果就像海洋馆里奖励海狮的小鱼,原本的跳跃只是海狮的本能偶发行为,通过人为建立条件反射让海狮可以受人指挥。2.负惩罚。绝大多数人都一定知道惩罚,就是呈现某种痛苦或者厌恶的东西使某种特定的行为消失。而负惩罚,则很少有人听说过。文中陈MM减少糖果的量来减少孩子们出现的方法就是比较典型的负惩罚,即移去某事物、导致行动者痛苦并使行动者特定行为表现消失。无论在工作或者亲子教育中,都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iPad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周记
   第A06版:周记
   第A07版:周记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焦点
   第A12版:读城
   第A13版:读城
   第A14版:方式
   第A15版:方式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影响
   第A21版:文化
   第A22版:文化
   第A23版:文化
   第A24版:镜头
   第B01版:尚叠
   第B02版:风尚
   第B03版:修颜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风尚
   第B07版:风尚
   第B08版:霓装
   第B09版:霓装
   第B10版:欢乐淘
   第B11版:青意社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汽车
   第B15版:汽车
   第B16版:汽车
   第B17版:汽车
   第B18版:资讯
   第B19版:海信·时尚3c
   第B20版:收藏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情景
   第B23版:有情人
   第B24版:街拍
“家暴”新定义
心结:糖和小孩
有时候,不如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