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唐骋华
对比尔·波特来说,2013年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是出版了《丝绸之路》、《彩云之南》的中译本,更重要的是,完成了此生最后一次的长途旅行。
最后一次旅行起始于2012年8月底。他要走120个地方,“拜访”36位古代诗人,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3年比尔·波特年满70岁,这算是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他将这场旅行命名为“寻人不遇”,带有禅宗意味。
他背着黄布袋从孔子的故乡曲阜出发,到济南探访李清照,往西安寻找白居易,经成都与杜甫、贾岛寒暄,赴湖北结识孟浩然,到湖南祭奠屈原,接着是一路走到南方,沉醉于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之中……
每找到一位古代诗人的墓地或纪念碑,波特就掏出一只铁壶,倒杯酒放在坟头上,自己也陪着啜几口。酒是波特从美国带来的,叫波旁威士忌。他多年前就抢购到手:“我想诗人们没有喝过玉米酿的酒,应该会喜欢。我从他们那儿得到了很多,这也是一种回馈。”
2013年3月,在湖州攀登霞幕山时波特不慎摔伤,腿骨植入十余枚钢钉,一度回美国养伤。10月份他重返中国,与生活周刊记者交流后再登霞幕山。
何以锲而不舍?因为霞幕山有他的“老朋友”——元代高僧、临济宗第十九世禅师石屋清珙。1977年,波特以“赤松”的笔名翻译出版了唐代诗僧寒山的作品,传回美国后极大地影响了嬉皮士运动。随后他又发现了石屋清珙,翻译了《石屋山居诗集》。“他们都是隐士,而我对隐士特别感兴趣。”1990年《空谷幽兰》问世,他揭开“终南山隐士”的神秘面纱,向世人呈现了鲜为人知的传统。
继石屋清珙后,他去杭州采访了以“梅妻鹤子”著称的北宋隐士林逋,感受他的名句“暗香浮动月黄昏”;到绍兴采访了南宋陆游,体会这位“被隐士”诗人的愤懑与无奈;最后,他抵达天台山,采访了寒山——没错,他说这些都是“采访”。他能穿越时空,与古人把酒言欢。
2013年11月15日,比尔·波特从天台山下来,给最后一次长途旅行画上句号。2014年,他最重要的计划就是把这段旅程写下来。“写完这本书,我就可以享受退休生活了。”他笑言。
生活周刊:你为什么总是在行走?比尔·波特:我行走是为了收集资料、写书,更了解中国,所以其实是不好玩的。对我来说,一个人行走的时候眼睛才会放开,什么都会注意。
生活周刊:旅途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你怎么处理?
比尔·波特:当我开始旅行的时候,就要用所有的力量达到目的。即便没有路,但只要我不想回去,就要一直走。
生活周刊:你说写完《寻人不遇》就可以去死了,你怎么理解死亡?
比尔·波特:我并不觉得死亡可怕,没有生,就没有死,反过来,有生就必有死。我是一个修行人,而修行人是简单人,不会想那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