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3年11月26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修行在心里

    历程 Course 

    2012年8月,波特打算以36位中国古代诗人为对象写本书,为此,他从孔子的故乡曲阜出发,到济南(李清照),往西安(白居易),经成都(杜甫、贾岛),赴湖北(孟浩然)、湖南(屈原),并一路走到南方,陶醉于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之中。不料今年3月在湖州霞幕山探访时不慎摔伤,腿骨植入十余枚钢钉,只能返美养伤。

    Q:生活周刊

    A:波特

    Q:在中国,寒山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在欧美国家很受追捧,为什么?

    A:寒山写的诗是白话文,比较容易懂,李白、杜甫的诗不配注解,外国人看不懂。当然,盖瑞·施耐德的推荐也很有影响。在加州大学读书的时候,他的中文教授向他介绍寒山,后来他自己翻译过一些,他的朋友又写了本关于寒山的书。于是,寒山对垮掉的一代、嬉皮士运动都产生了影响,甚至可以说,寒山成了他们的英雄。

    Q:你自己呢,喜欢寒山什么?

    A:他的诗简单而富有禅意,他幽默、喜欢笑,鼓励别人,擅长描写大自然。这些都很吸引我。

    Q:那时你用“赤松”做笔名,请解释下。

    A:有一天我看到一个广告,叫什么“黑松汽水”,我觉得这个名字很好,但黑色不是很好,我喜欢红色,就取名叫“赤松”。过了几年,我发现道家讲上古有位赤松子,啊呀,那真是缘分啊。

    Q:《空谷幽兰》反响热烈,之前你想到过吗?

    A:没有。我很惊奇,在美国很多大学的图书馆能看到这本书,而且我去演讲,听众中既有学者、大学生,也有普通的社区居民。他们兴趣盎然。我想,他们羡慕这些隐士,因为隐士们做了我们虽梦想而没勇气做的事情。

    Q:你对中国隐士的印象是什么?

    A:很清贫,但他们的微笑,使我觉得遇见了中国最幸福、最有智慧的人。其实隐士没有什么思想,他们讲话的内容就是关于吃的,“吃什么?”“你吃了没有?”我们在大学很容易讲观念,但修行人不要观念。观念制造了很多麻烦,他们是看破了这些的。

    Q:不过你并没有做纯粹的隐士。

    A:我要养家糊口(笑)。修行未必要做隐士,修行是在心里面的。另外,我翻译《心经》《金刚经》,翻译李白、杜甫也是修行,一边翻译一边学习,可以说他们就是我的师傅。我不是鲜花,我是野草。

    Q:中国文化最吸引你的是?

    A:Heart and Mind。虽然生活方式变了,但中国人的精神从未改变,中国的诗歌都保存了下来。

    Q:你的孩子读你的书吗?

    A:从前完全没兴趣,可能受他们母亲影响,总觉得他们的爸爸不务正业。但最近几年,态度有所改观。他们发现,很多人喜欢我的书,常常有陌生人打来电话、寄信给我,甚至敲我们家门。他们觉得,啊,原来爸爸做的事是有意义的。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iPad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周记
   第A06版:周记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焦点
   第A12版:读城
   第A13版:读城
   第A14版:人物
   第A15版:人物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重点
   第A21版:重点
   第A22版:影响
   第A23版:悦读
   第A24版:影像
   第B01版:尚叠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风向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霓装
   第B07版:霓装
   第B08版:修颜
   第B09版:修颜
   第B10版:创意岛
   第B11版:创意岛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游走
   第B15版:游走
   第B16版:资讯
   第B17版:海信·时尚3c
   第B18版:情景
   第B19版:情致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活动
   第B22版:活动
   第B23版:活动
   第B24版:街拍
比尔·波特“写完这本书,我就可以去死了”
修行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