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声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3年09月17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徐克真实的世界更具戏剧性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上映的时候,没人能想到它会得到那样巨大的成功,《狄仁杰前传》的紧随而至大概是最好的褒奖。眼看着“前传”就要上映,很多线索不明的公案,需要徐克前来一一解答。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徐克监制、导演的《黄飞鸿》系列、《新龙门客栈》等影片将香港动作片推向巅峰。后来,徐克经历了十年的低潮期,两度回归武侠,都铩羽而归;拍现代片,票房和口碑更惨淡。去年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是他再度出山的利器,也是“一场赌博”。徐克说,他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这一次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希望已经成长到大家都可以接受他的表现方式。

    文 毛予倩    图 资料

    为了电影进步让我做什么都可以

    Q:作为《狄仁杰前传》的《神都龙王》听说会在3D技术上做更多的尝试?

    A:当时拿到剧本,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海战’,一百艘战船同时遇难,以前的水下3D画面都是后期转制,这次是邀请了澳洲水下摄影师,使用全球最顶尖的设备进行水下3D实拍的尝试,我希望能得到观众的认可。这次拍《神都龙王》在技术上其实是《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和《龙门飞甲》的“集大成作”。我当初拍《通天帝国》的时候,就已经准备拍3D了,而这些年来也一直在研究3D技术,《神都龙王》用3D来呈现可谓水到渠成,不仅在技术上尝新,这次的用人上面也有了不少变化。如果可以让中国电影工业更进一步,让我做什么都可以,希望中国电影将来可以是世界第一。

    Q:对于3D技术,一直还挺执着的,为什么呢?

    A:我感觉技术方面是电影工业的基础,我很乐意研发一些新的拍摄方式为电影工业打好基础。每一项新技术产生之初都伴随着争议,随着它的日渐成熟,大家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当年彩色片出来的时候,人们觉得,为什么要有彩色片呢,黑白不是很好嘛,黑白产生很多视觉上很经典很漂亮的效果,加上颜色后会拿走观众对颜色的幻想。现在,颜色已经变成了电影的重要元素;当年,默片是没有声音的,可是后来有声音了,很多人对声音抗拒过,但是,声音让电影更有真实感。彩色电影和3D电影的出现也是同样的道理。3D之后,技术会不断发展,让电影更接近现实。所以,现在3D刚刚开始,每半年都看到很多技术研发出来。

    拍电影是很爽、很尽兴的体验

    Q:《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可以说是收获颇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拍《神都龙王》会觉得压力颇大吗?

    A:任何电影,不论是武侠电影,还是别的电影,我都拍得很爽、很尽兴,所以,我不会给自己过多的压力。其实我们拍一部影片,主要是因为喜欢这个题材,我拍狄仁杰,因为对那个时候、那些人物很有兴趣才去拍。狄仁杰这个人物,我们看小说也好,看历史书也好,常常会看到不同的人会对同一历史事件持不同的观点。这种观点在事件与事件的比较下,就出现了某种空间。对于现代人来说,绝对是可以通过历史事件表达自己的一些看法的。我觉得作为电影人,这个空间是要坚持的。我想以自己的方式把电影拍到最好,同观众分享自己的一些思考与感受。所以,我认为一个导演应该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电影上,而不要考虑其他的事情。

    Q:好像特别喜欢描写乱世?

    A:人生就是无常的,真实的世界比戏剧更具戏剧性。常态的运作、逻辑、循环、平衡和相互作用衍生出来无常。我不限制自己属于哪一类型,我对某种东西有强烈的感觉和表达的欲望的话,我就愿意去做。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武侠片导演,我还喜欢拍喜剧,因为中国有许多传统题材值得发掘和开拓。80年代的时候,很多导演都拍现实题材的电影,而我从小到大都喜欢看武侠电影和小说,觉得中国的武侠文化是中国电影的一种特色,如果没有人去做这个题材很可惜,于是就开始拍武侠片。其实我喜欢很多不同类型的影片,探索中国电影的发展空间。

    每一次都在好奇新尝试

    Q:大家总觉得徐克在做别人不敢做的“新鲜”事,从来没有害怕失败吗?

    A:我觉得人生下来就有很多失败等着他,不可能一生都在经历成功。很多失败就是你做成一件事情的一个必然的考验。失败只不过是过程里面出来的现象,并非是它的最终结论。如果你中途停止的话,我觉得你会白费心机,如果你坚持下去的话,你曾经想尝试而失败过的东西有一天会成功。拍电影本来就是从我们构想出来的一个东西去表现的,每一次我们都在想这个东西出来会怎样,换句话说,每一次我们都好奇到底这个尝试会有怎样的收获。有很多人会想去做一些完全新的东西,可能大家都去尝试了,它就变成旧的。所以一定要不停尝试新东西。

    Q:早年的许多“新尝试”,如今成了经典,这是当初就想到的吗?

    A:这个真是没法想到的。对于一个导演或者电影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我们喜欢某个故事,喜欢某种题材,想用自己的方法把它拍得最好看,跟观众分享我们对于这个故事的情绪和感受。让观众记住一个角色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李白写诗时也想不到几千年之后我们还在念他的诗。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iPad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周记
   第A06版:周记
   第A07版:方式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焦点
   第A12版:读城
   第A13版:读城
   第A14版:文化
   第A15版:文化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重点
   第A21版:重点
   第A22版:悦读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影像
   第B01版:尚叠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风向
   第B04版:创意岛
   第B05版:创意岛
   第B06版:创意岛
   第B08版:创意岛
   第B09版:创意岛
   第B10版:品牌
   第B11版:品牌
   第B12版:霓装
   第B13版:霓装
   第B14版:修颜
   第B15版:修颜
   第B16版:游走
   第B17版:游走
   第B18版:资讯
   第B19版:时尚3C
   第B20版:情景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单身
   第B23版:单身
   第B24版:街拍
徐克真实的世界更具戏剧性
陈清渊,使命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