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封面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3年04月09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评
味道,是一种朴素的存在

    《味道·第一宗罪》作者:梁文道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文 谢可慧    图 资料

    梁文道先生在《饮食男女》上开过一个专栏,叫味觉现象。曾在香港读书的好友说,当年他曾无限迷恋美食,也无限迷恋梁先生。他的形容是,读他的文字,觉得爱吃成了文化,于是,吃也不是罪过。我买的书叫《味道之第一宗罪》,我的感觉是,人之欲望在味道中,会有一种朴素的存在。于此其中,恰如其分,物欲、情欲,便是绵延不绝的美好。

    据说,行万里路的人挑剔又博学。我时常猜测是因为被太多美食养育了,所以觉得,梁先生的敏锐都自然而然。他对“正宗”的比方是,一家意大利餐厅必须由意大利厨师用意大利设备、材料和方法去煮意大利菜,这倒是与我们扎堆去本族人去得最多的餐厅为“地道”标志的方式有点不一样。不过,一气呵成是梁先生的惯例,接下来写的《注册扬州炒饭》《米其林的科学》《可以吃的纸》,他的顽固的食品科学观,一点都不掉以轻心,那说起新派和食的那般严谨和考究,颇有日本前财务官木神原英姿的姿态,那句“餐饮的输出,就是文化的输出”,也可妥妥形容他。

    异乡客,思乡客。情分,是梁先生前前后后都不放弃,并贯穿于食评的核心,也难怪好友的迷恋,大概这思乡情切也算是个缘由。有一篇文叫《初一的饺子》,他在其中写道,除夕夜,他们都会吃外婆包的饺子,因为透过这个仪式和方式,使家族的人更知道家族的存在。他在最后说“她用她的方法把河北老家的记忆带到了香港的桌上”,透露出游子想家的味道。也许,我们吃着另一种美食的时候,总是下意识地会搜寻记忆中的熟悉。厦门和台湾都有一种叫“蛤仔煎”的食物,是两岸最标志性的美食观望。一次,带着小侄女去台湾吃,小侄女说:“这不是厦门吃过的蛤仔煎吗?”人群中,一个阿姨,问我们是不是福建人,我摇头。她好像略带失望又有些尴尬:我,是福建人。那情形就似梁先生文中的那句“处处为家处处客”。

    梁先生对味道,连边边角角都叙述得天衣

    无缝。特别是写厨房,述密室,半点都不含糊。在他看来,物质与情感都在社会丛林已渐渐剥离,变得不再那么亲密,所以他尽量在用轻松的方式说一个事实——味道俨然已是一个奢侈品。

    表姐也读过梁文道的文章,她说,那是一个传媒人独一无二的思考方式,表述起来,散合得当,游刃有余。而我读完的时候,更觉得书的温度热烈,它绝不叫你烫手,只告诉你,你的碗里都是纪念品,你活着的每一件有交集的事都是朴素的艺术品。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iPad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封面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新知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方式
   第A11版:方式
   第A12版:读城
   第A13版:读城
   第A14版:对话
   第A15版:品牌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重点
   第A21版:重点
   第A22版:影响
   第A23版:悦读
   第A24版:镜头
   第B01版:尚叠封面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霓装
   第B07版:霓装
   第B08版:修颜
   第B09版:修颜
   第B10版:设计
   第B11版:IN用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活动
   第B15版:心事
   第B16版:身体
   第B17版:星座
   第B18版:资讯
   第B19版:海信·时尚3C
   第B20版:情景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单身
   第B23版:单身
   第B24版:街拍
味道,是一种朴素的存在
欧洲的小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