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读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封面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2年10月30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洋行1913:英伦文化的复兴

    Kubrick Cafe 原木和咖啡味恰到好处地冲调出浓浓人文气

    香港上海街上的夜景不亚于上海的南京路

    旧式西装裁缝店好好洋服,上海师傅的口碑依旧

    文l 唐骋华    图l 章昊豪 

    档传说。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些地方或加深了过去的印记,气质愈发独特,或融合新生事物,长出了别样的容貌。

    上海

    “老洋行1913”毗邻北外滩,前身是英商的“和记洋行”,带着通商口岸的贸易气息,以及深入骨髓的海派精髓。尽管历经岁月淘洗,此地被遗忘甚久,但在修旧如旧的改造过后,重新焕发英伦风情,别有一种趣味。

    老洋行,传奇与寂寞 

    哈尔滨路似乎是一条被遗忘的路,不长,行人也少,如果没有工地就更安静。但它绝不简单贫乏。这一点,只要看看沿街的老楼、烟囱、米店、蒸笼店、国营餐馆,以及老旧但洋气的旧住宅、抬眼即见的东方明珠,便略有所知。 

    哈尔滨路原名汤恩路,属公共租界。不过,这是英美殖民者不断扩张,“越界筑路”的结果。1913年,英国的韦斯特兄弟怀揣着“上海梦”抵沪,站在了刚刚划入租界的汤恩路上,规划自己的前程。 

    70年前上海已开埠,作为后来者,韦斯特兄弟显然挤不进洋行林立、竞争激烈的外滩。于是退而求其次,选定在公共租界与华界相交界的汤恩路上,开设和记洋行上海分行。这栋建筑就是今天的“老洋行1913”。 

    和记,听上去很熟对不对?和记洋行由英商于1860年在香港创办,以经营布匹、杂货和食品为主,20世纪初业务扩展到上海、广州等地。不过直至1950年代初撤回香港,它也只能算二三流洋行。谁曾想,十多年后它收购了百年老店黄埔船坞,改称“和记黄埔”。又过了若干年年,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收购和黄,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当然,这番饶有趣味的“后世”已和“老洋行1913”没有任何关联。而英美人在哈尔滨路上的势力衰退得更早——从1920年代起,他们逐渐被日本侨民挤了出去。

    英伦风,重生的河岸 

    汤恩路早已改名哈尔滨路,就像霞飞路改名为淮海路、西摩路改名为陕西北路。符号变动的背后是时代和人心的变动。经百年叠加,和记洋行周围的建筑越长越多,中心大仓库、商贸楼、中国第一座制冰厂和冰库……而随着周边地区如海伦路、四川北路等的繁茂,哈尔滨路日益退出人们的视线,比从前更沉默。 

    直到2010年,开发商看中了这几座在沙河泾边上挤成一团的建筑,开始清理、还原。设计师的理念是修旧如旧,保留原先的架构和英伦风情。 

    现在,从海伦路拐进哈尔滨路,就会看到一个嵌入黑色玻璃幕墙的自鸣钟,上刻“老洋行1913”。它坐落于哈尔滨路一号桥旁,桥下是静静的沙泾河。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时间与河流都有奇妙的对应关系。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论语》则记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自鸣钟身后是白色建筑群,栏杆却是黑色,简约而别致。设计方说,是“地中海风格”。欣赏“老洋行1913”有两条路径。一是沿蜿蜒曲折的楼梯向上走,每层皆有临水花园平台,共五层。到最高处,即可尽情眺望东方明珠和环球金融中心。第二种便是进入各层平台的内部,细细浏览。从一楼小庭院能瞥见一座消防栓,古铜色、细而高,属英式风格。样子有点熟,似乎常在老照片里见过。一打听,原来这是当年工部局水龙公所装设的,到民国时期,此样式被广泛用于上海的消防栓。 

    复刻老友记,艺术家客厅 

    当然,老洋行不只是供人欣赏的。照专家们的一致意见,老建筑内有人生活、工作,才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反之,空关的房屋是没有生命力的,颓败得更快。 

    这里现在已经打造成2000平米的文化创意园区,是总面积28万平米的“上海音乐谷”的组成部分。入驻者多为文化类公司,办公场所,似乎不太适合游人随便参观,虽然好几家门口都贴着“欢迎光临”的字样。 

    不过,有两家是可以并值得仔细体会。 

    底楼有一家名为CentralPerk的咖啡馆,以《老友记》为主题,其装修到摆置,完全是根据这部经典美剧里的中央咖啡馆而来。馆内的墙面上贴着各种欧美的老电影海报,在哥特式吊灯的映照下,再配以橙色软沙发、墨绿色雕花圆柱、HUGSY企鹅、手写黑板,立刻让人感觉那几位老友仿佛就在身边。 

    香港

    油麻地:老区的文化新生 

    特约撰稿 

    、 

    图l 袁慧

    油麻地历来是一个鱼龙混杂之地,似乎哪里都能嗅到江湖。旧时近码头,油麻地因多营补渔船的桐油店及麻缆店而得名。其实,掳去虚妄的假象,油麻地是一个蕴藏历史、煲有文化、充满人味的地方。

    上海街,琐碎中怀伤 

    上海街是九龙最长的街道之一,曾因靠近油麻地台风避难所,引来许多船民定居,慢慢便发展出一间间店铺,铸就了熙来人往的黄金时期。而随着传统手工业的式微,骑楼、店主和老师傅一起老去,默默地存在,惆怅着后继无人。 

    新东亚理发公司的店主梁师傅从1960年代开业,同太太一起打理店铺50余载,店里的座椅、鬃毛刷、手写价目表上见到的斑驳和泛黄都述说着逝去的岁月。师傅的手艺日渐精进,却越来越少人真正享受那份闲适,少数年轻人特意上门拜访也都是朋友介绍当做一次探奇之旅,常客依旧是一些老人家,来这里唠几句家常,扯点东西,便在细细碎碎中找到了亲热。

    电影中心及Kubrick,文艺绿洲 

    只有在百老汇电影中心你才能在电影播毕稳如泰山,深埋座椅里静赏电影配乐,瞻仰演职人员表,在散场的时候还发现同道大有人在,甚是欣慰。那份对电影的尊重和热爱是密密实实地融到每一个细节上。电影中心还有售卖DVD、CD、电影海报和周边产品,对影迷来说着实是一个迷你而丰盛的米缸,跌下去便由不得自己。 

    隔壁的Kubrick是书店、咖啡店、展览场地、演讲厅甚至剧场,坠到骨子里的文艺气场令诸多文青流连不止,简洁质趣的空间设计配合晕黄的灯光,你可以浸浴在浓郁的咖啡香气中工作、学习、发呆、会友……似乎做任何事情都慢了一点,恍然之间似乎有一种身处他地的感觉。 

    书店选书着重文化、艺术和人文,许多另类的书籍都能在这里觅得,角落散落几个草垫,方便书虫随时坐定,钻入自己的世界。店员非常乐意同你推荐他们心水的书,再附上几句独到的评论。店里采用公平贸易的咖啡豆,水杯则是回收玻璃制作,另专设空间售卖利用回收材料升级再造(upcycling)的设计产品、本地艺术家的作品和公益团体 

    的产品,各种上心之作让人嗅到浓浓的人文气息。不定期举办的摄影展、读书会、音乐会、“一人一故事”剧场,活动丰繁令你总有一个理由再次光顾,期待在“文化沙漠”捡到多一点绿。

    活化厅,街坊的活化生活 

    刚满3岁,活化厅是一个既街坊又前卫的艺术社区中心,一路不断实验“社区”和“艺术”间彼此活化的可能性。不同于普通艺术空间和画廊,好像一个社区大客厅一样,沙发座椅静候,让街坊路人闲来无事就去坐坐。这里你会邂逅艺术家、手工师傅、师奶、老伯、南亚移民的孩子,一起在这个空间谈天说地、打边炉(粤语吃火锅之意)、BBQ、唱K、包汤圆、整花牌(香港旧式招牌)、布置展览甚至打乒乓。 

    活化厅的项目总是直指时弊又充满玩味,带领一众油麻地街坊“围观”艺术香港会场,制作饭团派给露宿者和流浪汉让他们过一个“白色圣诞”,“香港艺术家模拟文凭试”则应对香港学制改革,设计了一套文化试卷,考试作行为艺术进行了一次趣致的演绎。定期推出免费《活化报》,事无巨细地记录油麻地区的大小事件,婆婆被从天而降的猪肠豆砸伤、果栏有100多箱木瓜被盗、街坊的即兴诗作到如何炒一碟住家银芽炒三丝,艺术家附赠私家手绘,油麻地的芝麻绿豆便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仿佛邻里炒菜的油味都能从字墨里渗出来一般。 

    艺术家Vangi加入活化厅一年有余,见到区内厨余和食物浪费的问题,便通过实地访问,收集许多坊间处理剩食的贴士(Tips),制作一册《油麻地剩食图鉴》。“汉堡餐厅”每日用剩下的柠檬皮可以制作成天然清洁剂;“美都餐室”的三明治只切两边是因为老板喜欢吃面包皮,自己享用的同时也想让客人有机会感受面包皮的美好,减少浪费;过期水果可以堆肥,制作有机肥料。街坊是最好的老师,在区内消化掉本地厨余,通过民间的网络收集资源再分配是解决食物浪费的绝妙方法。中秋时候,活化厅摆开了一桌“剩食盛宴”,几十盆美味都是油尖旺区回收的食物,众人悉心准备后免费供街坊朋友一起享用。 

    不止回收食物,Vangi也在尝试创造食物。在街坊妹叔的帮助下,她已经在活化厅的天台菜园成功种出白菜、番茄、秋葵、薄荷、罗勒、火龙果、沙律菜、玉米和青瓜,难以想象在城市中心的天台竟能如此“硕果累累”。她也主持工作坊,教授更多人用回收塑料瓶制成花盆,搭建一个自成一体的室内绿化系统。绿,似乎在不可能的地方蔓延了开来。

    角落里还有个44寸大屏幕,循环播放《老友记》,你可以边品咖啡边谈山海经。 

    出了CentralPerk,走到三楼,眼前再度一亮。墙面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海报,有读书会、观影会、民谣会、吉他交流会……从周初排到周末,基本是文化艺术类活动。海报的右手边是一扇厚实的青蓝色铁门,推开,就是“RIVERSIDE·河岸”了。 

    河岸诞生不久,是由两位民谣手兼诗人白羽、许佩佩创办的。白羽是个经历曲折而有趣的人,致力于支持和推广原创艺术,要把河岸建成独立的艺术空间。或者,说得文艺些,河岸是为那些热爱艺术和自由的年轻人打造的,可称为“艺术家的客厅”。这个客厅以艺术沙龙为主,集音乐现场、读书交流、独立电影、实验戏剧、艺术学堂、公益助学为一体。

点击下载《生活周刊》移动客户端:iPhone版  iPad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封面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观察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人物
   第A11版:人物
   第A12版:读城
   第A13版:读城
   第A14版:观察
   第A15版:观察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品牌
   第A20版:重点
   第A21版:重点
   第A22版:影响
   第A23版:品牌
   第A24版:镜头
   第B01版:尚叠封面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风尚
   第B07版:风尚
   第B08版:修颜
   第B09版:修颜
   第B10版:设计
   第B11版:IN用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知味
   第B15版:宝贝
   第B16版:心事
   第B17版:身体
   第B18版:星座
   第B19版:资讯
   第B20版:品牌
   第B21版:品牌
   第B22版:单身
   第B23版:单身
   第B24版:街拍
老洋行1913:英伦文化的复兴
联想跨界发布平板笔记本:小翻转,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