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2年06月12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学商业化,不能只重价格不重价值

    钱文忠 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

    生活周刊:何谓“国学”?

    钱文忠:其实这个词本身不是中国的,是19世纪末从日本传来的词汇。在日本也仅仅是指县级(相当于中国的省)大学里教的学问。传统的中国文化有经学、子学,但没有“国学”一说。后来我们用这个外来词形容传统文化,这个演变过程很有意思。现在的国学,一般指传统文化里的精髓。

    生活周刊:如何看待国学热?

    钱文忠:国学是真的热了吗?表面上看,这几年许多大学开设国学班,学费比MBA、EMBA还贵,电视台也纷纷推出国学节目,可是考文史哲的学生依然远远少于考金融法律的。这说明当前的这股热是“虚热”,商业是重要的推力。当国学变成消费对象时就需要警惕了,因为它成了一桩买卖,只在乎价格、不在乎价值。把国学当生意做,和接续文化断层是两回事。

    生活周刊:有人认为小孩应该接受系统的国学教育,有企业家也在实践中运用国学,您怎么看?

    钱文忠:我的思路跟他们不一样。我认为国学教育重在教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尊重传统。但它只能是现代教育的补充,而并非替代。管理企业也一样。我听说有的老板规定员工一定要读《弟子规》,我看这就是老板自己过过瘾吧,能取代企业制度吗?现代企业制度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不踏踏实实向西方学习,拿《弟子规》那一套怎么行?

    生活周刊:不过也有力求从文本本身出发,探究传统文化精髓的人,对他们您怎么看?

    钱文忠:非常有意义,他们是国学真正的守护者。

    生活周刊:对于真心想学国学的人,有什么建议吗?

    钱文忠:从基础开始学,循序渐进,不要好高骛远。比如《三字经》《弟子规》就是蒙学,用来启蒙,你别指望读了能拿去管理企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对话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观察
   第A11版:观察
   第A12版:话题
   第A13版:观察
   第A14版:读城
   第A15版:读城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重点
   第A21版:重点
   第A22版:影响
   第A23版:悦读
   第A24版:影像
   第B01版:尚叠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风向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霓装
   第B07版:霓装
   第B08版:品牌
   第B09版:知味
   第B10版:修颜
   第B11版:IN用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宝贝
   第B15版:游戏
   第B16版:心事
   第B17版:星座
   第B18版:身体
   第B19版:资讯
   第B20版:情景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单身
   第B23版:单身
   第B24版:街拍
海归:从《左传》入手,读懂中国
国学商业化,不能只重价格不重价值
国学培训,遍地开花
白领:寻求心灵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