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忠 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
生活周刊:何谓“国学”?
钱文忠:其实这个词本身不是中国的,是19世纪末从日本传来的词汇。在日本也仅仅是指县级(相当于中国的省)大学里教的学问。传统的中国文化有经学、子学,但没有“国学”一说。后来我们用这个外来词形容传统文化,这个演变过程很有意思。现在的国学,一般指传统文化里的精髓。
生活周刊:如何看待国学热?
钱文忠:国学是真的热了吗?表面上看,这几年许多大学开设国学班,学费比MBA、EMBA还贵,电视台也纷纷推出国学节目,可是考文史哲的学生依然远远少于考金融法律的。这说明当前的这股热是“虚热”,商业是重要的推力。当国学变成消费对象时就需要警惕了,因为它成了一桩买卖,只在乎价格、不在乎价值。把国学当生意做,和接续文化断层是两回事。
生活周刊:有人认为小孩应该接受系统的国学教育,有企业家也在实践中运用国学,您怎么看?
钱文忠:我的思路跟他们不一样。我认为国学教育重在教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尊重传统。但它只能是现代教育的补充,而并非替代。管理企业也一样。我听说有的老板规定员工一定要读《弟子规》,我看这就是老板自己过过瘾吧,能取代企业制度吗?现代企业制度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不踏踏实实向西方学习,拿《弟子规》那一套怎么行?
生活周刊:不过也有力求从文本本身出发,探究传统文化精髓的人,对他们您怎么看?
钱文忠:非常有意义,他们是国学真正的守护者。
生活周刊:对于真心想学国学的人,有什么建议吗?
钱文忠:从基础开始学,循序渐进,不要好高骛远。比如《三字经》《弟子规》就是蒙学,用来启蒙,你别指望读了能拿去管理企业。